穿到1983,我成了最強醜婦!
中秋節的前幾天,下了好幾天的連綿秋雨。
天冷了起來。
可是喬蕎家中熱得沸騰,為著劉梅英要結婚出嫁,一幫孩子們高興得嘴都合不攏,滿院子的嬉笑吵嚷,為著家中即將到來的喜事加緊忙碌。
雞廠臨時從村裡招了兩個年齡大的老嬸子,劉梅英放心不下,仍然起早貪黑在雞舍裡乾活。
王大強和劉明喜叫了人,早把劉家的老院子收拾一新,屋頂破漏處換了新瓦,牆壁塌裂處做了修補,屋子裡裡外外用白灰抹得亮堂,就連許久不用的豬圈王大強都重新搭建了一下。
這可是他和劉梅英的家,以後,他們像自己的祖輩一樣在這片土地上勞作不息,生兒育女,過上他們想要的日子。
新房選在西廂房,劉明喜打著手勢問王大強,為何不住在堂屋,王大強撓著後腦勺說“叔,堂屋留著長輩們住,等喬嬸或者我娘老了,我接她們來養老,讓她們住在堂屋住,我和梅英住廂房,我們商量好的。”
說得劉明喜心裡佩服,伸著大拇指誇讚起了王大強。
院子是老院,屋是舊屋,家具和日用品卻是新的。
喬蕎和姬玲玲原計劃上城裡一次購完所需的東西,回來發現不是缺這就是缺那。
不得不去了三次。
高低櫃和大衣櫃是南方的木匠做的,床上的被褥棉絮都是西域的。
自行車是永久牌的,縫紉機選了結實耐用的蜜蜂牌子,手表是上海牌子,王大強和劉梅英各一塊。
姬玲玲當時問喬蕎“嬸子這些東西原是王翠芬家要買的吧,小心我們買重複了。”
喬蕎聽了啞然失笑,對姬玲玲說道“傻閨女,你看王翠芬會買陪嫁給大強嗎?她精得很,隻要不生出事端我就感激不儘了,能買東西給他們,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姬玲玲想想也是。
王翠芬能答應讓王大強招贅到劉家實屬不易,要讓她搭上陪嫁那不是割她的心頭肉嗎?
兩人將堂屋的家具也做了添置,再到新房和東邊的廂房,炕上鋪的蓋的都煥然一新。
廚房更是將鍋碗瓢盆都置得齊全,看得姬玲玲都心生羨慕,摸著鋥亮的鋁鍋說道“嬸子可是真疼愛梅英和大強,這哪裡是辦婚事,分明是給他倆置了個新家,他們可以放心過日子了。”
喬蕎點點頭,看著屋裡的一切,感歎閨女趕上了好時代。
原身嫁到劉家時,娘家窮得幾乎揭不起鍋,加上嫂子當家,自己又生得醜陋,嫁給劉二柱時就穿了幾件新衣服,而且是鎮上趕集時買的最便宜的。
說到衣服,喬蕎更是用心,給王大強裡外買了新的布料,當下作新郎流行穿中山裝,布料是城裡買的華達呢,交給城裡最好的裁縫,附帶的給劉明喜做了一身,喬蕎對姬玲玲解釋說“你明喜叔是媒人,咱不能虧了他。”
給劉梅英的衣服做了三套,一套是冬天的棉襖,毛衣是姬玲玲加晝連夜織的,大紅的混紡毛線,姬玲玲為了儘快織成,白天上班都帶到磚廠,忙完工作在辦公室抓緊編織。
全家老小為了劉梅英的婚事都添了新衣,最後一天去城裡,喬蕎特意讓姬玲玲挑一塊布料。
姬玲玲以為是給喬蕎選的,看了半天說藏藍色的好,穿著大氣襯皮膚。
喬蕎買了一塊布料,去裁縫店卻讓裁縫量著姬玲玲的尺寸做了。
“嬸子,我不缺衣服的,結婚時的新衣服還存著呢。”
姬玲玲有些不好意思,當場拒絕。
喬蕎不答應,不就是一身衣服嘛,要說她想給姬玲玲的,可不是一身衣服這份心意。
如果可能,她願意給姬玲玲也辦一場這樣的婚事,讓她豐豐足足,高高興興地再嫁一次。
連著幾天的秋雨下得讓人心裡毛躁。
喬蕎忙著請廚師商量酒席,這次大閨女的婚禮應當來的人不少,晚上回家爹在燈下問道
“要不要請你哥哥嫂子一家過來?他們可是梅英的舅家,少了他們彆人笑話。”
喬蕎想了想,咬著牙對爹說“爹,不是我不聽你話,而是我再不願意看到他們一家子,想到娘是怎麼去世的我心裡就難過,不由地恨他們,請他們來吃酒席,我是做不到的,你就不要再為難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