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采!
朱標推門而入,呂氏看到朱標,沒來由的心裡一慌,手抖之下,湯勺灑了一地。
朱標眼裡隻有常氏,奪過碗道“起開,笨手笨腳的。”
常氏不高興道“說啥呢?你不在全靠妹妹照顧,不準凶她。”
朱標笑道“我的錯,都是我的錯,小寶貝,快喝湯……”
嘴裡說著錯,那是一眼也不看呂氏。
彩虹有七種顏色,任何一種用在呂氏臉上都不為過。
那一夜呂氏哭的很傷心,淚水濕了兩個枕頭。
既然給你機會你不要,那老娘就把桌子掀了。
三天之後,常氏死了。
呂氏哭的死去活來,朱標悲痛欲絕。
呂氏轉過身,心裡冰涼,都是你逼的。
日子要過,飯要吃,吃的多了,也想換換口味,
一絲瘋狂在呂氏心裡瘋漲,朱雄英能當太子,那麼朱允炆為什麼就不可以當太子?
呂本告訴自己的女兒,因為朱雄英是長孫,又是嫡出,朱允炆?
不可能。
呂氏偏偏不信邪,隻要朱允炆處處比朱雄英強,朱元璋一定會改變主意。
隻要自己取代常氏在朱標心裡的地位,朱雄英也不過如此,憑借自己的身材相貌,難道還比不過一個死人?
呂氏開始努力,在家裡黏著朱標,然而並沒卵用,朱標單獨一個房間,還經常看著常氏的畫像發呆。
此路不通,呂氏好絕望,得不到你,那不如毀了你。
毀朱標以前,必須要推朱允炆上位,最起碼要走到朱雄英前麵。
要不然毀掉朱標,自己白忙活一場,朱元璋一定會把皇位給朱雄英。
呂氏怕,若是弄巧成拙,朱雄英當了皇帝,將來朱雄英知道了這些事,那麼下一個死的就是朱允炆,會死的很慘。
然而,把朱允炆推到朱雄英前麵,那是何等艱難?
朱雄英的優秀讓呂氏徹底絕望。
朱雄英有多優秀?
19歲的常氏生下朱雄英,朱元璋激動的鞋都跑掉了,親自到東宮太子府給朱雄英起名字。
老朱給所有的兒子取名字,都有木字旁,孫子取名都帶火字旁。
按照五行八卦,父帶木,子帶火,木生火,火生土,以此類推。
例如,永樂大帝朱棣,木子旁,朱高熾火子旁,朱瞻基就是土字旁。
唯獨朱雄英,不按輩分,不走五行,沒有允字輩,沒火沒木,也沒有土。
顯然是朱元璋早就想好的名字。
早在朱雄英出生之前,朱元璋便命禮部編纂了《明皇祖訓》,其中明確規定,明朝皇太子的諸位兒子成年後都可享受郡王爵位,皇太子的嫡長子成年後可封為“皇太孫”。
這是什麼意思呢?
非常簡單的道理,就是朱雄英命裡啥都不缺,他是完美的。
又是朱標太子的大兒子,這不就是告訴天下人,我朱元璋已經把未來的皇帝給你們定好了,我死了皇位就是朱標的,朱標死了就是朱雄英的。
這是其一,朱雄英在朱元璋心裡就是大明朝第三位皇帝,在國法上也是第三位皇帝。
名正言順,無可爭議。
其二,朱雄英真的太優秀了,五歲啊,一個五歲的孩子,有名儒啟蒙,朱元璋沒事就親自指點朱雄英,考教朱雄英的學問。
朱元璋什麼時候帶過孩子啊?
說句不好聽的,朱元璋其他孩子,都是一股腦扔給朱標帶的。
若是這些,呂氏還有可能讓朱允炆逆襲成功,隻要朱允炆表現的比朱雄英更像一個合格的皇太孫就好。
然而,人比人氣死人,朱雄英太聰慧了,太子府那麼多名儒大家,無不對朱雄英讚不絕口,書讀的好也就算了,關鍵是還用功,三歲倒背論語。
朱允炆也三歲,還沒斷奶。
呂氏絕望了。
自己努力過,自己奮鬥過,打過娃,教過娃,怎奈俺家的娃就像一個廢物。
呂氏咬咬牙,一個是殺,兩個也是殺,送你去找你老娘,去陰曹地府當皇帝去吧。
呂氏徹底瘋狂了,由愛到妒,由妒生恨,由恨變得瘋狂。
朱雄英,薨。
呂氏找到親爹呂本,呂本不會像呂氏一樣無腦,推朱允炆上位,太難了,哪怕朱雄英死了。
朱雄英死了還有朱允熥,也是嫡出,朱允炆還是身份不對位。
然而,皇位這東西誘惑力太大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欲望,太大了。
更何況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呂本根本拒絕不了。
呂本玩了一個人心思變,順其自然。
赤裸裸的陽謀,擺在天下人麵前,活著的洪武帝朱元璋都無力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