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熹妃傳!
這一撞令瓏香有些發蒙,她下意識抬頭望去,卻在望見那人的一刻嚇得麵色煞白,連忙撒開拉著魚兒的手,跪地叩首道“奴婢請王爺萬安!”
她一語落,除卻晞堯癡愣在原地外,眾人紛紛跪地向立在門口的胤禛請安。
而魚兒,則在目光定在胤禛麵上的那一刻,險些驚異到昏厥過去。
這人,分明就是那夜拉著自己去醉仙樓飲酒的男子。
這人,卻是四阿哥胤禛!
驚異之餘,胤禛的目光也落在了她的身上。短暫打量後他的目光自然移開,微眯成一條縫睇著晞堯。
他還未開口,晞堯的慌張恨不能從每一寸肌理中溢出。
她雙膝打顫下跪,結巴道了句“妾身妾身請王爺萬福”
胤禛麵色定得平平的,邁著沉穩的步伐一步一步行到晞堯的身旁。
魚兒側目瞧著,晞堯嚇得渾身發抖,大氣也不敢喘。
胤禛並未責備她,反倒俯下身來扶了她一把,定聲道“何事動怒?”
晞堯又嬌又怕偷瞄了胤禛一眼,紅著臉道“無事,那婢子不懂規矩,妾身氣急了,才有些失態”
胤禛順著晞堯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當目光再次探回到魚兒臉上時,忍不住有些想笑。
頭先裡魚兒因避著怕晞堯認出她抹了一臉的煤灰,現下煤灰花了,更像個街頭市井的叫花子。想起初見她時為年府的人所追打實在狼狽,本以為此生無緣再見,卻不想再次碰麵,仍是這般尷尬。
他一眼認出了魚兒,卻還得裝作不識得的模樣,輕描淡寫道“你做錯了何事,要側福晉動怒至此?”
魚兒眼珠子滴溜一轉,見晞堯神色比自己還慌張,心下暗自思忖著。
她心裡念著胤禛,豈能讓他知曉自己是個刁鑽悍妒刻薄毒辣之人?魚兒此刻托盤而出,定當引得胤禛對晞堯生了旁的看法。
越是如此,魚兒才越是要說,更得說得一字不落,直讓晞堯自己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自己才有活路。
她學著旁人恭謹模樣屈膝一拜,端直道“回王爺的話,晞福晉是氣奴婢”
“再怎麼有氣現在也消了。”晞堯惡狠狠瞪了魚兒一眼,心有不甘道“這次這事兒就算了,往後當值仔細些。今日幸得是我脾性好容得下你,換作旁人,還不知要如何責罰你!”
魚兒偷摸一笑,連忙道“奴婢謹遵主子教誨!”
晞堯不再理會她,隻語氣嬌滴滴向胤禛問道“王爺怎這時候回來了?不是前朝”她話至一半,硬生生憋了回去。
要是讓胤禛知曉她在背地裡窺探著自己的行蹤可如何是好?於是改口道“近來前朝事繁,妾身還以為王爺又得忙至夜半兒才得閒回府呢。”
胤禛一如既往冷著臉,不見任何表情,徐徐道“你兄長來信下月初回京,本王知你記掛著他,於是早些回府來將這好消息告訴與你。”
晞堯神色一改此前驚恐,麵上綻出豔麗的笑,拉著胤禛的手臂撒嬌道“多謝王爺掛懷,妾身喜不自勝。”說罷,還不忘瞥一眼仍在地上跪著的子青,頗有幾分炫耀的意味在“晚膳妾身備下了翡翠青鸞羹與紅棗甜酪,都是些王爺喜歡的吃食。王爺由宮中急著趕回府想來是累了,不若不若就在妾身房中歇下吧?”
胤禛並不答她,晞堯則愈發嬌羞嫵媚叫了一聲“王爺~~~~~”
胤禛這才微微頷首,被晞堯連拖帶拽的拉去了自己房中。
人走後,眾人才紛紛起身。
奴婢們趕去忙碌自己的差事,子青則長舒一口氣,看向魚兒“也是你命數好,四爺當真趕回來了。”她撫著胸口,心有餘悸道“也幸而四爺趕回來了。我正愁著讓晞福晉發覺我誆她,我該如何解釋。”
佩兒上前牽起魚兒的手,亦歡喜道“總算有驚無險,你今兒這命算是撿回來的,可得去佛堂燒香謝佛祖庇佑了。”
此刻的魚兒耳畔像是被填了棉花,何人言語也入不了耳。
她私心裡隻惦記著一事
那日胤禛與晞堯大婚,是夜洞房花燭之時卻是同自己飲了一夜的酒?
這事兒日後被晞堯知曉,她還不得將自己的皮骨拆了去?
她越想越怕,腦海中甚至幻想出了他日為晞堯所折磨時的慘相。
她周身一凜,不住打著哆嗦。
佩兒見她愣著,還以為她是被晞堯方才的陣仗嚇傻了,用力晃了晃她的胳膊,待她回過神來才笑道“你可算讓我見識到了!我如何也想不到,你竟敢咬她?”
是啊情急之下,自己方才還如惡犬般咬了晞堯一口。
這分明是嫌活著無趣,自己忙著給自己掘墳呐
魚兒越想越怕,她上前兩步跪在了子青身前,聲音顫抖道“青格格,求您想想法子送奴婢出府!您瞧見了,方才奴婢那般對年氏,她怎會饒過奴婢?奴婢”
子青俯身拉她起來“即便你不說我也會想法子送你出府,否則明兒個四爺出了府邸,隻怕年氏頭一件事兒便是要取了你性命。”她緩一口氣,貼著魚兒耳畔道“容我安排安排,今夜子時,你在西南門後頭候著我。”
魚兒歡喜至極,向子青連連叩首幾記,子青這才吩咐佩兒送她回下人房收拾行囊。
這一路上,魚兒神情恍惚,還沒從剛才那事帶給她的震驚中緩過神來。
佩兒與她雖隻相處了幾日,可分彆在即總有幾分舍不得,於是在回了下人房後拉起魚兒的手道“你離了府邸彆在京城逗留了,我怕年府的人尋見你對你不利。到時你隻身一人無人幫襯,要如何是好?”
魚兒輕輕在她手背上拍了拍,笑道“你放心,出了府邸我自有去處。你可還記得我與你說過我那朋友毓泰?他往京郊村子裡去尋他妹子了,我一路去尋他即可。隻是我這一走,也是有些不放心你的。”她笑意漸收斂,略有隱憂道“你將那事兒與青格格說了,她當真肯幫你?”
佩兒頷首道“青格格是個穩重之人,她應下我先偷偷搜集著罪證,等有了十足的把握,再與主子福晉出首年氏。”
“那便好。你跟在青格格身旁,總比你獨身一人要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