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悍夫該休了!
“什麼雪災動亂?您做噩夢了嗎?”
小尼姑好奇的問道。
“不,不是噩夢,是預知夢。”
惠清法師神色嚴肅,說完便拿出了占卜的銅錢,幾番占卜過後,神色卻越發難看。
小尼姑看她這番模樣,也不敢打擾,隻靜靜的等著她卜算完畢,方才呐呐開口。
“雪災動亂,是要發生不好的事了嗎?”
惠清法師卻無暇顧及她的問題,自言自語的低喃道,“不應該啊,按理說,不當有此一難才對。可卦象竟也算不出來,還是以往的風調雨順的卦象。”
“法師,會不會是您多慮了。這幾日雖是雪大了些,可也不至於引發雪災吧?”
她們這兒的雪隻下了四五日,而由於交通閉塞,天氣嚴寒,黎明縣剛發生的雪災也傳不到她們這裡去。
在他們看來,冷是冷了些,但倒也沒什麼。
“不,不會,我們修行之人,修行越久,越不容易被夢魘所擾。到了我這個程度,已是六大皆空,不會有夢魘纏身,隻可能是預知夢。”
“你先退下,去誦經吧,我有事要辦。”
惠清法師抿緊了唇,眉頭不展。
她心裡隱隱有了些猜測,怕是那能乾擾天命之女的人所為。
除了那人,她還從未遇到過有除了天命之女與君墨琰外,彆的命途軌跡難以預測之人。
怪不得會有那詭異的黑霧,應當便是製造這一切動亂的原因。
這般手段,便是她也做不到,那人究竟是誰?又有何通天之能?霍亂天下的目的是什麼?
罷了,是時候再下山一趟了。
……
“那黎明縣可是死了不少人啊,屬下按您的吩咐,已經將流言散播在黎明縣周遭地區。現今,流言已經起了效果,百姓皆對皇室,對岑月吟多有埋怨。”
“恭喜大人離那位置更近一步。”
仍是那尖嘴猴腮的女子邀寵獻媚。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儀大軍來到長安北方,杜甫冒險從成西金光門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今陝西寶雞)投奔肅宗,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不料杜甫很快因營救房琯,觸怒肅宗,被貶到華州(今華縣),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醫筮、考課等事。
到華州後,杜甫心情十分苦悶和煩惱。他常遊西溪畔的鄭縣亭子(在今杏林鎮老官台附近),以排憂遣悶。他在《題鄭縣亭子》《早秋苦熱堆案相仍》《獨立》和《瘦馬行》等詩中,抒發了對仕途失意、世態炎涼、奸佞進讒的感歎和憤懣。
疏救房琯這件事,杜甫經宰相張鎬力救而得釋放。但“帝自是不甚省錄”,從此之後,肅宗對杜甫不再重用。這一年九月,長安收複。十一月杜甫回到長安,仍任左拾遺,雖忠於職守,但終因受房琯案牽連,於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