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悍夫該休了!
明早前換成正文,記得刷新哦,麼麼
作為傑出的詞人,李煜在文學方麵的成就為後代詞人和詞評家所認可。但是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他能夠登上權力的頂峰卻純粹是個意外。在古代父死子繼的家天下,生於帝王之家便有了繼承王位的可能,然而皇子李從嘉不但無心參與權力的爭奪,甚至還有心主動地退避。他對待權力的這種態度與他家庭中的兩個重要人物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這兩個人物是誰呢?他們又究竟是怎樣影響到李煜的人生選擇的呢?
在封建時代,王位的爭奪往往手足相殘,血雨腥風,然而,南唐太子的確立卻波瀾不驚,李弘冀既是長子,又建有戰功,的確當仁不讓。但是這位眾望所歸的太子卻十分猜忌自己與世無爭,一心向往隱士生活的弟弟李煜,確實有幾分奇怪。那麼,李弘冀為什麼要猜忌自己的弟弟呢?
李冀弘之所以如此猜忌自己的弟弟,恰恰是因為李煜的“麵相“剛好符合了傳說中的“帝王之相“。在中國古代社會,由於文化以及社會的多種因素,人們認為各種奇特的相貌、民謠或夢境等,都含有“天命“的神秘暗示,所以心生敬畏。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當然是不可靠的迷信思想,但是,趙曉嵐教授分析認為,李弘冀對自己弟弟這種基於迷信的猜忌是很有道理的,那麼,它的道理是在哪裡呢?
當時的李從嘉,也就是後來的李煜,麵對哥哥的猜忌采取的是“惹不起躲得起“的辦法,把自己融入了藝術和自然之中。對他而言,這樣做雖然存在無奈避禍的因素,但實際結果是獲得了一片廣闊的精神家園,他在其中感到了真正的快樂和自由。然而,讓他根本想象不到的是,這種隱士般的浪漫生活即將因為一樁殘酷的宮廷血案而劃上句號,他的人生就此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完全偏離了他為自己設定的道路。那麼,這樁宮廷血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個人作品
作品
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闡述了一代後主的興衰榮辱,他一心潛沒於詩詞文學的深海,卻不喜關心朝政和國家大事,對於身為一個皇家的他,他從無鶴立群雄當皇帝的心思。然而,曆史總喜歡開這樣那樣的玩笑在南唐王朝皇帝的繼承人中,當時的中主李璟在烈祖李昪靈位前發過誓言“兄終弟及”,即把皇位傳給其弟景遂,但因為李煜的哥哥弘冀即李璟的長子當時立下了戰功,就立弘冀為太子了,“兄終弟及”的事就多年未提。但是李煜的哥哥弘冀與其父李璟的性格是有天壤之彆的,弘冀為人果斷剛毅,權力欲極強,所以總會讓正在當皇帝的李璟不滿意,李璟便又想起兄終弟及的事情。李弘冀擔心父親遵照誓言將皇位傳給叔父,便秘密的將自己的叔父景遂殺害了,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