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與史萊姆與160!
一名風塵仆仆的中年人走進了辦公室,將外套交給立在一旁的下屬,接過熱毛巾擦了擦臉“怎麼樣?”
“都招了。”下屬恭敬地答道。
“好,”中年人擦了擦手,將毛巾擱在架子上,“動了什麼刑?”
“沒有動刑。”
“沒有動刑?”中年人頓了一下,有些驚訝。
下屬點點頭“是的,進去一坐下就招了,還說死前隻有一個願望,就是喝一杯卡布奇諾。”
“那就給他一杯,”中年人揮了揮手,“安排一下,我進去看看他。”
“是,探長。”下屬將審訊室鑰匙交給了他,退了下去。
探長走進了審訊室,在桌子對麵坐下,看著麵前一臉頹廢的男青年。
“愛倫……皮先生?”探長瞥了一眼桌子上的檔案,盯住了男青年的眼睛,“就是你殺死了史蒂夫先生一家?”
“還有家裡所有的仆人,”昆易托著下巴,控製著那張幻術模擬的陌生麵孔露出高深莫測的表情,“無一活口。”
“為什麼?”探長本想學昆易一樣托著下巴,無奈他好幾天沒打理自己的外貌,胡茬子紮手,隻好又坐直了。
昆易冷笑一聲“謀財害命何須原因?”
“據我所知,愛倫先生並非貧窮之人,想來不會因為錢財而做下這等窮凶極惡之事。”探長遲疑了一下,“若是其中有什麼隱情,可以告知於我,也許能為你減輕……”
“不必了,直接判死刑吧。”昆易打斷了他的話,然後歪著身子繞過探長,對門口說,“咖啡放桌子上就行。”
端著杯子推門而入的女子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探長,見後者點了頭,這才將咖啡放於桌上,推到昆易麵前,然後像是麵對什麼毒蛇猛獸一樣快速縮回手,轉身跑出了審訊室。
昆易拿到了卡布奇諾之後,便沒再說話了,見他這副油鹽不進的樣子,探長心知再問不出什麼了,便拿起當然走出了審訊室。
“呸,”昆易皺著眉頭放下咖啡,“怎麼這麼難喝?”
走出審訊室後,探長找到了自己的助手,委托他去調查一些事情。
“大人,”助手有些疑惑,“他都已經認罪了,這不就是結案了嗎?”
“你見過哪個犯人會一直停留在現場等著被抓,然後爽快認罪的?”探長看了他一眼,“我看那人已存死誌,其中定然有什麼我不知道的事情,我絕不可就這樣將真相放走。”
助手聽罷,露出敬佩的神情“不愧是張三大人,對待每件事情都這麼認真。”
“我們做探長的,本應如此,”探長張三對於助手的吹捧很是受用,但很快斂了笑意,擺擺手,“好了,李四,先彆忙著拍馬屁,去把我說的事情調查清楚。”
“好的,大人。”助手李四鞠了一躬,退出了房間。
昆易喝完咖啡之後,就被從審訊室帶去了牢房裡關起來,他本來以為自己的判決很快就能下來,結果一天之後他又被提審了。
“愛倫先生,我們又見麵了。”張三在椅子對麵坐下。
昆易翻了個白眼“你找我有什麼事嗎?要細數我的罪惡?”
“愛倫先生說笑了,我隻是想要得知真相而已。”張三這一次看上去自信滿滿,“當然,我已經推測得八九不離十了,隻是更想要聽愛倫先生親口說出來而已。”
“沒什麼真相,就是謀財害命。”昆易被這一出弄懵了,張三居然還真能調查出什麼事情?
“唉,既然如此,那便我來說吧。”張三站起身,背著手在審訊室裡開始繞圈,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他開始推理秀的標準動作,“這一切都要從你點的那杯卡布奇諾說起。”
昆易眨了眨眼,他當時純粹就是困了想喝點東西提神,而他又有些挑剔,隻喝奶泡細膩美味的卡布奇諾,這也能出什麼問題?
“綠澤鎮是個比較偏僻的小鎮,這裡很多物資都很匱乏,尤其是各種製作工藝複雜的煉金設備。”張三醞釀了一會,開口,“所以說,我們小鎮上的卡布奇諾是用劣質噴管做的,基本沒有人會喝,大家平時隻是在咖啡裡兌點奶而已。”
一聽到這裡,昆易就暗叫不妙他扮演的這個角色就是綠澤鎮本地的人,按理說他的習慣也應該跟其他鎮民一樣,難怪昨天那咖啡的奶泡差到難以入口。
“但是,在五年前,綠澤鎮曾上曾經開了一家咖啡館,那裡麵有從大城市運來的最新型咖啡機,所以生意非常好。”張三特意觀察了一下昆易的神情,“那家咖啡店的老板娘便是你殺死的史蒂夫先生的情,呃,紅顏知己。”
昆易知道這隻是一個比較好聽的說法,張三原本想說的話應該是情婦。但是,這跟他有什麼關係?突然提到這個人做什麼?
“這位姑娘比史蒂夫先生小了二十歲,青春年少芳華正茂,春心萌動也難免正常。”張三繼續說,“所以,她與一個經常來店裡喝卡布奇諾的少年相戀了,甚至打算私奔。”
“沒有成功,對吧?”昆易深諳套路,而且稍微估算一下,五年前是少年的話,現在差不多好像跟這個愛倫皮同齡?他隱隱猜出了張三想說什麼了。
“是的,那位姑娘的計劃被發現了,並最終被打殺,聽說死的時候還懷了孩子,很是可憐。而那位神秘的戀人卻逃脫了追殺,不知所蹤。”張三有些唏噓,“就在那件事情發生的三年後,從商會畢業的愛倫先生你來到了綠澤鎮,反推回去的話,你也是在五年前離開綠澤鎮去往商會的。”
“你懷疑那個少年就是我?”昆易眉頭一挑。
“就在愛倫先生回歸的時候,偵探部接到了一些調查委托,全部是圍繞當年的那宗案件的。”張三並未正麵回答昆易的問題,“那些卷宗我也拿來看過了,大概推理出了當年的真相,倒是可以請愛倫先生評判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