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我擁有百分比加成!
翻過年來,乾武四年元旦,李季高宣布收複樊城防線。
對於大明百姓來說,這一年的元旦尤其特殊,每天從前線傳來的捷報,讓大明百姓的嘴角不自覺翹起,全員化身歪嘴龍王。
大量的商家在這一天打出了,為慶祝我大明之萬勝,本店商品全部七折的口號。
這還算好的,被乾武帝掌控的大明財團們,直接在這一天拿出了100億龍元交給朝廷,想要慰勞前線正在作戰的明軍,有些商人甚至變賣了自身一半的家產。
皇帝得知後大手一揮,直接給那些變賣家產的商人寫了一幅字——愛國商人。
得到賞賜的商人們直接瘋了,擺上香案大張旗鼓的把皇帝手書迎回府邸。
永安省龍江市下麵的一個小縣城榮縣,全縣城的百姓在這一天聚在了本縣首富吳凱的家門口。
縣長和一眾高官都出現在此,全縣的警察也都集中在此指揮交通。
吳凱一家老小全都換上了代表喜氣的紅色棉襖,淩晨五點就站在家門口,準備迎接皇帝手書。
吳凱在榮縣算有錢人,但放在大明就不值一提了。
專做木材生意的他,偶爾兼職一下走私商。
永寧省和之前的羅斯托夫挨著,因此,吳凱專收羅斯托夫人砍伐的木材,賣給內地建房或打造家具。
明羅戰爭後,廣闊的東鮮卑冰原被大明收複,吳凱的走私生意也就斷了。
不過和自己人做生意更順暢,何況沒有被伊凡贖回的灰色牲口們,全在帝國專門設置的勞動林場裡工作。
這讓鮮卑冰原的木材成本大大降低,也給了吳凱大賺一筆的機會。
按說他這樣的體量,根本達不到加入大明商會的門檻,但架不住吳凱狠啊。
動不動就捐獻全年利潤,直接白乾一年,甚至有時候動用老本,吳家這點家業也算“奮三代之餘烈”,但經吳凱這麼一捐,同樣著不住。
但,這讓吳凱成為了積極分子,順利在乾武三年年初加入大明商會。
朝廷發動統一戰爭後,吳凱上躥下跳的表示,為了帝國一統,我老吳家不過了,祖宅賣,田地賣,店鋪賣!
其他商人那叫一個恨啊,不是說其他商人就不愛國,但這種豁出去的人還是少數,皇帝也沒有下命令讓他們捐獻全部家產。
不過,他們也不能打擊吳凱的積極性,還是永寧省有名的豪商出了個主意,你家的東西賣一半給我,你拿著錢捐給朝廷,我買來的東西轉頭送還你吳家。
不得不說,生意做得越大的人越精明。
雖然這種左手倒右手的行為看著像二傻子似的,但豪商既滿足了吳凱捐獻全部家資的熱情,又解決了其他商人的憤恨賣了他們一個人情,還有一點,這給朝廷官員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朝廷也不希望商人為了捐錢直接破產,大明又沒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來了來了!”縣城外盯著的百姓,氣喘籲籲的跑回來喊道。
吳家一家老小精神一震,連忙整理自己的衣冠,香案也有專人負責檢查。
圍觀的百姓也都退後幾步,給送手書的隊伍留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