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工作中都非常認真仔細,在我看來,他們的技術不比那些外企大廠差;”
“你能夠在我們廠裡看到這樣的合格產品,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
周龍後麵又看了一下其他車間的生產情況,基本上和金廠長說的差不多;
在路過線束車間的時候,周龍有些奇怪的問道
“你們廠裡還生產線束嗎,這個好像在你們生產的家用燈具上用不到吧?”
金廠長無奈的笑道
“周總說的不錯,這些線束確實不是燈具上用的;”
“這兩年因為燈具市場的競爭激烈,我們這個小廠地處內陸地區,在生產運輸成本上很難和那些沿海城市的大廠相比,漸漸的訂單都被那些大廠搶走了;”
“還好我們廠裡生產的產品質量過硬,之前還能夠勉強支撐下去;”
“現在隨著物價上漲,生產運營成本也逐漸增加,眼看今年廠裡就要揭不開鍋了,所以今年年初我求著老戰友在省內一家汽車廠拿到了一點線束訂單;”
“靠著這個我們才勉強維持下去,這不就有了你現在看到的場麵。”
周龍雖然很同情他們廠裡的狀況,不過對於這種政府企業管理僵化的情況,他也不好隨意發表意見,畢竟這是人家企業自己的事。
隻是想到這些廠裡的員工,他還是好心的問了一句道
“你們有考慮過在網上銷售嗎?”
“比如在淘寶京東上麵開個旗艦店什麼的,不比你們出去找代理商差多少。”
金廠長年紀有些大,對這些新生的網絡銷售情況不是太了解;
這個小縣城離沿海發達地區有幾百公裡,相對來說消息比較閉塞;
再加上廠裡的員工工齡都較長,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做家務,很少有出去休閒活動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互聯網;
廠裡的銷售人員也都是幾十歲的年紀,每天隻想著老一套找代理商銷售;
雖然每個人都很認真,但是他們無法跟上時代的變革;
在這個互聯網快速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他們如果還不改變就注定要被淘汰。
周龍前世見過了很多企業商店沒有提前跟上時代的腳步,在互聯網浪潮到來以後,最終都被這個社會淘汰倒閉。
都說互聯網經濟,大部分發財的都是那些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周龍覺得現在這個時機正合適,再過幾年就會落後彆人許多。
這時金廠長也被周龍問住了,他撓了撓腦袋憨厚的笑道
“周總說笑了,我們廠裡的這些大老粗哪裡懂那個啊;”
“你說的那些都是年輕人玩的玩意,我們這些人聽聽就好根本玩不轉;”
“再說像我們廠裡賣的這些燈具,年輕人肯定都不懂肯定都是家裡長輩去買;”
“他們父母年紀都和我們差不多,估計也都是去店裡買。”
周龍看對方雖然說的很委婉,但是從話語中卻可以知道他們根本就沒有改變的想法;
眼見多說無用,他也沒有再繼續說這個事;
不過周龍剛才說的話,卻被旁邊的縣委張書記聽進了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