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水月百花語!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夏日悠長,陽光和煦,柔風習習。柳花落了一地,枝條上添了不少綠色,沿著河岸順著風在不停的搖曳。
晚春初夏的時節最是舒適,青石路上,抬頭時不時對上些許明媚的陽光,碎影一地,走在此處好不愜意。不怪人人都說江南好,小橋流水、采蓮人家、文人雅士、知己紅顏無一不缺,稱得上人間天堂。
柳家有個女孩兒,今年不過及笄,小名喚做豆兒,外人都叫她柳家小妹。飄逸的長發,脫俗的容顏,流水的身段,一身青綠色的錦裙,搖曳翩躚。
這柳家是當地鄉紳、讀書人家,其父為秀才,後靠教書為生。柳秀才是個讀書人,對自家小女兒是按照古時淑女的要求來教養的,通文墨、精女工、好模樣,美名在外。
花一樣年紀的女孩兒,又是精細教養,哪個不是天真爛漫、單純活潑。
柳秀才寵女兒,豆兒喜歡在自家花園玩耍,便命人在樹蔭下紮了一個秋千,秋千邊上就是亭台石桌、又有紫藤花架。此時初夏時節,豆兒最喜在此蕩秋千,時常和她的小丫頭綠蘿玩的不亦樂乎。
兩人一秋千,一個坐一個推,一玩就是一下午,累了就去小亭子裡坐著吃瓜果糕點。
其實家門外的世界聽起來如此精彩,豆兒也不是沒有想過去看看。可柳秀才再寵女兒,也不會放她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出去逛,幾次交涉不成豆兒索性不動這個念頭了,乖乖在家自己玩。
可書裡描繪的“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場景多麼美好,總想著親自見見。
今天陽光和煦、柔風習習,豆兒心情大好,遂帶著綠蘿去花園蕩秋千。
主仆二人年紀相仿、從小一起長大,情似姐妹。玩的正開心,嘻嘻鬨鬨的笑聲穿過院牆、飛到院子外。但少女並不覺曉,隻當是平時的玩耍。
今天是各地秀才啟程參加會試的日子,爹爹要去考院幫忙、不在家,玩的也就沒有顧慮。
楊文也是眾多秀才中的一個,他正不疾不徐的走在去考院的路上。一邊感歎江南好風景一邊享受這夏日的陽光和微風。
沿著河岸一路走,楊文突然聽到前方傳來銀鈴般的笑聲和女孩子的嬉鬨聲。
好清澈的笑聲,不帶一絲雜質和煩惱!
這樣想著,不覺加快腳步,來到一處院落旁。
笑聲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聽著像是兩個女孩子的聲音,非常歡樂的樣子呢。
“小姐,綠蘿怕高啊,太高了”一個小姑娘在嗔怪呢,可明顯是歡樂的,“啊——小姐快放我下來”
楊文嘴角不自覺的上揚,心裡想著這是哪家的調皮小姐,如此率真可愛。
馬上就聽得兩少女交換位置的聲音,剛剛那個小丫頭還在憤憤不平呢,使勁把自家小姐推高。
“耶,好高啊綠蘿,真好玩,再高一點,再高一些,我不怕”
看來這位小姐還是位女中豪傑囉?
“小姐你就欺負人,你不怕就把我推高”這聲音聽著挺委屈的,又有點無可奈何。
“哎呀綠蘿,蕩秋千就要高高的才好玩嘛。你看這越高蕩的越遠,風也越大”
這不斷的嬉鬨和笑聲讓楊文聽得心裡直癢癢,恨不能自己也去同她們一塊蕩秋千。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把楊文嚇了一大跳,男女有彆,自己也算是熟讀聖賢書的人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比這個想法更嚇人的是,楊文聽到有個年輕男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