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貧富差距是越來越大,很多第一批下海富起來的人不滿意住著老式的筒子樓或者大雜物。
婁家棟把自己的想法和婁曉娥姐妹兩個說了一下,婁曉娥還是很支持的蓋好房子到時候她可以自己留一棟小洋樓。
婁曉娥想了一下和婁家棟說道:“現在孩子們長大了,我是不打算入股你的公司。你自己也有錢單獨弄這一大攤子,沒有必要再拉上我們。
我倒是有個想法回頭咱們可以合作一下,我到時候找塊地不找李家找你的工程隊施工蓋上小彆墅和洋房。”
婁曉娥想當的是開發商,讓婁家棟當總包方。
婁家棟也是心裡一點底都沒有,什麼手續流程都一竅不通。
兩個妹妹都沒有入一股的想法,婁家棟也隻能聯係一下他原先在四九城的狐朋狗友。
他當時出手闊綽,結交了不少三教九流。
尤其是當時鬨饑荒的時候可也沒少接濟他們,也是時候用到他們了。
當時形勢不好有的人和婁家一樣去了香江,也有一部分去了歐洲一些發達國家靠著祖上留下來的家產過的也都還湊合。
婁家棟可是婁半城的兒子,結交的人自然也是家庭背景差不多的。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很快就找到了相關的建築公司。
婁家棟也不圖彆的,就是參考一下順便看看能不能挖點人才過來。
隔行如隔山,專業的事就找專業的人乾。
這都是打工人,自然也是誰給的待遇高就去哪家公司。
婁家棟也不好意思去挖李家的人,但是他們要是因為待遇開的高跳槽到自己的公司也是鼓掌歡迎。
四九城的幾個比較牛的房地產公司就那麼幾個,相互之間也都通著氣了。
很快婁家棟就把基本框架給建立起來了,剩下的就是買地買設備。
花大價錢招來的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很快就開始著手選地皮。
第一個項目,婁家棟並不想小打小鬨必須得找一大片地才行。
這樣的地方自然都是郊區有,尤其是現在郊區都建有工廠。
道路條件也不錯,而且有錢人早就有了私家車出行也是很方便的。
婁家棟根本就不想要太偏僻的地方,就相中了二環外的左家莊了。
這個地方位置不錯,交通方便村子的地也夠多。
可是這地實在是太多了,他就規劃蓋一個小區也就五六十棟樓。
婁家棟就想起婁曉娥想找個地方蓋小彆墅,正好剩下的地讓婁曉娥買下來。
弄個一區二區的,也都是婁家的。
主要是這樣蓋在一起顯著好看,至於綠化和一些配套設施也可以弄的更加完善一些。
尤其是婁曉娥還一直惦記著在四九城弄個大的百貨大樓,正好這下左家莊的地比較便宜地質條件也不錯非常適合蓋豪宅。
婁家棟就給婁曉娥打電話讓她過來商量一下,爭取兄妹兩個直接把這左家莊的地全部都收了。
現在房地產市場在內地還沒有徹底放開,他們就是蓋了也隻是內部消化。
一部分可以賣給自己的員工,另外一部分可以蓋好裝修以後租出去現在來四九城打工的人是越來越多這個出租生意肯定是穩賺不賠的。
婁家棟作為一個商人這小算盤是打的響當當的,婁曉娥這接到自己老哥的電話自然也是得過去。
自從婁家棟打算自己開發項目以後就經常給婁曉娥打電話,主要是到現在婁家棟心裡也是一點底都沒有。
雖然自己不差錢,這錢也不都是大風刮來的這要是虧本他能不心疼嗎?
還有就是婁家棟也要蓋一棟辦公大樓,這麼多的產業在四九城也沒有一個像樣的辦公場所說出去還真的有點不像話。這也是受李家的啟發,李家在滬上還有漁村都蓋了屬於自己辦公大樓還都相當的氣派。
婁家棟雖然平時不跟李家打什麼交道,這還是因為他的老婆佟文佳一直管著他不讓他出去和那些公子哥紙醉金迷。
平時和李家溝通最多的就是張晨還有婁曉娥,婁曉娥的貴婦圈地位最高的三位其中一位就是李家夫人。
最終就是兄妹二人商量一下,左家莊的地全部拿下。
婁曉娥:“我要一半,到時候蓋個百貨大樓還有一座酒店。剩下的就蓋一些彆墅和小洋房,你那邊就蓋一些常規的住宅樓。拿地的錢我就都出了,剩下的所有手續你來跑。”
婁曉娥可比婁家棟有錢多了,這能出錢就不要出力。
這拆遷還是有很多事情的,她還是讓婁家棟來負責這件事好了。
婁家棟也沒有意見,本來還想著他自己也得拿一半了。
這下婁曉娥大手一揮全包了,誰讓他有個土豪妹妹。
婁家棟還是很擅長交際的,很快就把這手續辦下來了。
當地的村民還是很希望拆遷的,不光是給他們樓房還有現金還有工作。
婁家棟開出的條件可以說是四九城最好的,村民是相當的配合。
最關鍵的是還是先占他們的地,等著他們搬到新的樓房裡麵在拆他們現在的房子。
沒有工作的全都可以去工地上乾活,年紀大的可以去食堂或者打掃一些衛生。
就是這些房子蓋好裝修好以後,他們依然可以在這邊工作。
這麼大的小區加上婁曉娥這邊的酒店還有百貨大樓可都是需要員工的,而且左家莊的年輕人也不少有不少都是高中畢業都能在婁家混上一個不錯的工作。
婁家棟也不是虧待這些村民的人,大家的待遇和婁家員工的一樣。
吃的也好兩葷兩素主食也是米飯和饅頭,也不讓大家加班。
工程質量更加不用擔心,這村民建設的就是以後他們的回遷房一個個都特彆上心。
喜歡四合院:婁曉娥發家史曉娥發家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