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媽:“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隻要是孩子們過的好就行了。就是這解娣以後真的不來看我們了,想想心裡就怪難過的。這外孫出生以後,咱們也沒有管過。”
三大爺瞪了三大媽一眼,想著這老婆子咋一點也不知道輕重緩急他不重男輕女但是你這孫子都沒看過就去給人家看外孫也是不像話。
三大爺:“你彆想著看人家了,人家有爺爺奶奶看著。以後誰家的孩子都不管,管好咱們兩個人就行了都多大歲數了還惦記著看孩子。”
隻能說閻老摳是清醒的,但是這時候他也在研究賺錢的門道。
住在南鑼鼓巷,這附近的遊客多了光靠撿瓶子是不夠的可以弄點烤紅薯賣。
也不用走的遠了,就在這四合院的門口就可以。
他們老兩口賺的錢,也夠平時買菜的花銷了。
什麼文人風骨,都是什麼時候了必須為了五鬥米折腰。
現在看病這麼貴,孩子們治不上還不自己想辦法到時候就隻能是等死了。
三大爺:“老伴,這眼看就要入冬了咱們可以在院子門口賣烤紅薯。現在這附近來的外地人也越來越多,這烤紅薯應該好賣。也就是費點煤和功夫,賣不出去咱們可以自己吃了。這煤和紅薯都可以在王大那邊進貨,量大還能給優惠價。”
三大媽對於三大爺的這個想法表示支持,畢竟誰也不喜歡手心朝上找人家要錢。
再加上三個兒子這日子也並不是過得有多好,不然也不會因為這十五元錢的養老費而斤斤計較。
與其靠著這幾個不孝順的兒子,還不如自力更生。
三大媽想了一下繼續說道:“我這身體也還行,我在這邊守著紅薯攤子你還是出去撿瓶子到時候也算是多個進項。王大那邊經常有處理的紅薯,咱們一開始也彆用太好的紅薯。”
三大媽也是一如既往的算計她經常看到,王大跟王二這兩個店也是經常低價處理一些破皮品相不太好的紅薯。
彆看早年吃了大半輩子的紅薯,這會老了吃一到冬天就喜歡蒸紅薯烤紅薯吃。
三大爺是個行動派,等著三個孩子帶著媳婦孫子都走了以後就開始想著怎麼低價弄一個烤紅薯的專用爐子。
他們九十五號院可是紅星軋鋼廠的家屬院,這裡麵大多數住著的都是一些軋鋼廠的職工哪怕是現在還有不少人在軋鋼廠上班。
父親退休了,兒子就繼承這工作崗位了。
三大爺對自家老伴商量道:“咱們院在軋鋼廠上班的,能給打爐子的也就大羊。要是易中海或者劉海中還活著,這個活他們兩個分分鐘就能給乾了。但是這大羊和傻柱可不一樣,人家不占公家的便宜。”
三大媽就想到了王大在自己店裡擺著的烤火爐子,不光能烤火還能烤紅薯看著還是十分好用的。
但是非常明顯就是用裝汽油的大桶改的,應該不是很貴。
“明天我買菜的時候問問,王大店裡的烤爐找誰給做的。到時候咱們也找他弄一個,看著好用還可以烤火。”
三大媽認真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