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提議,將此消息周知天下,以安民心。同時,讓北方府縣派人到密縣學習稻子種植之法,儘快推廣。我大宋振興,指日可待。”
侯元功的提議,得到了蔡京等人的讚同。
“陛下,各府縣其實也不必前來。他們來了,吃住什麼的花銷,誰出?”
宗舒不想讓密縣來很多人,萬一混進了奸細什麼的怎麼辦?
密縣基地,如果不保密了,還能叫密縣?
宗舒本來想再等一段時間,再向趙佶報告在北方成功種植水稻的好消息。
宗舒在汴梁城外買下了一個莊園,三百多畝地,他準備在這裡種占城稻。
在這裡,大家可以隨便來參加學習。
如果不是趙佶今天逼得緊,這裡的稻田,宗舒不會讓彆人看見。
“宗舒,這個錢,朝廷出了,你不必擔心。”趙佶難得地大氣一回。
即使如此,宗舒也不願意“陛下,我覺得這樣太慢。全真子可以出一本專著,在北方種植水稻的注意事項,把書發給各府縣好可。這樣更快。如果快的話,一個月之後育種、插秧,到十月份就可以收獲了。”
所有人都被宗舒的話震到了。
不是說明年才能在北地推廣稻子嗎?
聽宗舒說,今年就可以種上稻子並且收獲?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小麥絕收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了!
宗舒所講的話,靠譜嗎?
陳過庭倒是知道南方有三熟,照宗舒這樣講,北方至少可以實現一年兩熟?
陳旉感到了眾人懷疑的目光,大聲說道“陛下,各位大人。宗師所講,完全屬實。隻要抓緊時間,陽光和肥力足夠,我們的稻子在北方,從種到收,兩個月,足矣。”
兩個月時間就可以收稻子了!
這一下子,就完全解決了所有問題。
不僅解決了百姓的吃飯問題,又消除了流民增多、民變頻仍的隱患。
稻子的產量是小麥的兩倍,這樣就把大宋的主糧產量生生地增加八成。
此等功勞,不亞於在邊境打贏一場戰爭,不亞於收回幾座城池。
因為大宋的一切發展,包括軍事行動,都是以糧食為基礎的。
徽宗十分滿意,馬上安排戶部尚書侯元功,協助陳旉把書印出來,連同稻種一起發給各府縣。
稻種的銀錢由各府縣自行解決。
“這稻子,是不是可以收割了?”徽宗問道。
陳旉說,現在可以收割了。
“那就大家一起動手,把稻子割了,看看畝產多少。”
趙佶興致一來,也挽起了袖子。
太子都可以在城外翻地,作為皇帝怎麼也得走到太子前麵。
皇帝親自下地耕作,也不是沒有先例。
趙佶看地頭還擺了一堆鐮刀,看來宗舒早就準備好了工具,讓大家都來體驗一把農事。
“且慢!”
一個聲音響起來。
不用說,又是宗舒說出來的。除了他,彆人也沒這個膽子。
趙佶回頭看看宗舒說“太子能翻地,朕就不能收割麼?”
“陛下,大家都可以割,唯獨童太痿、童公公不行。”宗舒說道。
為何?趙佶不禁問出聲來。
童貫也挽起袖子,正準備隨皇帝一起勞作呢,誰知道被宗舒給拒絕了。
“童公公,已經割過了。對於太監來說,割無可割。”宗舒說道“我們大家,就不要再提割字了,免得傷害了他。”
童貫跑得最快,已經拿到了鐮刀,聽到此話,氣得扔下鐮刀,眼前一黑,晃了幾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