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忍俊不禁,對於宗舒對三皇子和九皇子的態度,他當然理解,也不加阻止。
宗舒馬上就成為附馬了,一家人之間,絆個嘴,不是很正常嗎?
在返回汴梁的途中,徽宗及諸位臣工都在納悶,宗舒為何準備如此充分?
明明是昨天臨時起意,而且是趙構和趙楷提出要到密縣來看稻子是否種成。
宗舒怎麼會剛好有那麼吊床?
難道宗舒早就知道趙楷和趙構要提出這樣的建議?
也許,宗舒早就想請官員們到密縣看水稻,並提前做好了一切準備。
連太子趙桓都不知道,密縣基地什麼時候搞出了這麼多的吊床。
徽宗及二百多名官員剛剛回到京城,老百姓都知道了宗舒成功地實現了南稻北移。
稻子,向來都是長在南方的,多少人想移到北方都沒有成功!
但宗舒卻成功了,他並沒有吹牛皮!
在北方種植水稻,完全是異想天開。
偏偏,天,就是開了!
此前,大家隻是知道密縣的稻子種成功了。
現在,又有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了出來密縣稻子的畝產達到了四百斤!
與達官貴人相比,平民百姓對於主糧的畝產、價格等,可以說是一清二楚。
四百斤的畝產!
這稻子簡直是成精了。
宗舒的做法,簡直是逆天了!
冬天做暖閣,北方種水稻,都是在逆天而行啊!
人都說,逆天者亡,順天者昌。
而宗舒這廝的逆天行動,卻是在造福百姓、普惠天下。
劉皇後也得到了這個消息,自然高興異常。
難怪珠珠對宗舒如此信任,這個看似渾不吝、不靠譜的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效果卻是極好。
遠的不說,就說在密縣種水稻的事情,大家以為不可能。
昨天有消息傳回來,說是宗舒成功了。
於是大家都在想,宗舒又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
在北方種稻子的技術,就隻有宗舒會。
那麼,宗舒就可以多購買閒置土地,招收大量流民,生產出來的米就地銷售,不用從南方運輸,那麼他的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成本低了,加上北方馬上麵臨糧荒。
就憑稻子種植成功,宗舒就又要大賺一筆了。
這時,大家才想起來,宗舒曾在城外買了三百畝地。
太子殿下親自到地裡耕作,還有二百名官員也輪流下地乾活。
國師林靈素還在地頭上插上了“大宋科學院實驗田”的牌子,他們就是要種地。
這塊地緊鄰著梁師成的火柴廠,偌大的一個夜香池子,大部分的糞便又被拉到實驗田裡做底肥。
這地,可是肥得很呐。
很明顯,這塊地,宗舒是用來種稻子的。
這些大家都沒想到,然而,更讓大家想不到的是
宗舒不打算用這種高產稻賺錢,他要免費把這種技術推廣到北方各個府縣!
宗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大宋的糧荒!
宗舒也有不想賺錢的時候!
他不僅胸有錦繡,更是心係天下!
徽宗帶著隊伍和宗舒等人進入城門時,已經有群眾自發地在路兩邊放起了鞭炮,喊起了天佑大宋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