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寵小福妻逃荒後暴富了!
“咋樣,打聽出避難所在的位置了嗎?”
聽到關門聲,牛婆子的兒子,兒媳,男人都跑了出來。
牛婆子不由一臉憤憤“沒有,他們太鬼精了,不告訴咱,要是咱知道了,就算是自動加入了。”
“啊,那咋辦啊?”
“不著急,他們一朝一夕肯定建不起來,時間還長著呢,總有機會偷偷跟上山去。就算沒機會,等建好後,他們搬上去的時候,肯定顧不上咱,咱們就偷偷地跟著過去也行。”
“這主意好,娘,你真聰明!這樣,咱們不出力,不出錢,還能保命!”
……
門外的劉大盯著牛家大門看了兩分鐘,見牛家大門沒再打開,這才一步三回頭的拉著石頭趕忙離開。
回去後,他得告訴村長一聲了,這牛家人怕是想不勞而獲。
……
光是轉石,他們足足拉了快兩天,才拉完。
如今所有東西都齊全了,庇護所算是可以正式施工了。
在等磚石的這段時間,村民們已經製作出了第一批水泥。但是,製作速度遠遠比不上使用速度。
是以,水泥製作組的村民們,一點都不敢放鬆。
水碓砸碎石頭的工作原理,是靠竹子引水裝滿尾端挖好的木槽,致使尾端重力增加,大於前端錘子,從而將錘子壓上去。
之後,水就從水槽中流出變輕,裝著錘子的另一端就會因為重力高過尾端而重重砸在石臼裡,如此反複,就能將石臼中的材料砸碎。
大家為了防止反複上山,被有心人尾隨,村民們更是將村裡的石磨也給運上了山來。
砸成小顆粒的熟料,直接送到旁邊的石磨中研磨成粉。拉磨的自然是用毛驢和牛輪流工作。
所以,這裡隻需要兩個村民看著就成,一個負責水碓,一個負責石磨。
之後研磨成粉的熟料,再經由李春娘他們過篩後,交由趙文竹按照調好的比例,加入熟石灰和石膏,就直接運到劉紅那邊加水混合均勻,裝桶後,運給負責蓋圍牆的沐老大他們。
如此,一道流程就順利走了下來。
大家分工合作,有條不紊,期間說說笑笑的,倒是不覺得累。
趙文竹再一次感慨,她著實低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動手能力。
……
而按照李木生的規劃,他們是要按照“甕城”的原理建造城牆的,沒錯,就是甕中捉鱉的那個甕。
所謂甕城,就是雙城結構,雙城互相配合進行防禦。
外圍的牆用的是比磚頭更堅硬的石塊,加水泥堆砌而成,內側圍牆則使用青磚水泥堆砌而成。
一旦敵軍進入第一道城牆,便會猶如甕中之鱉一般,插翅難逃。
而按照李木生所言,能防禦敵軍的城牆,厚度一般在1030米,高度在810米。
而他們建造庇護所,主要是用來防流民暴動,和土匪搶劫的。
他們又不是城市,其實金軍攻打過來的幾率很小。
而嚴格按照城牆標準建造下來,不說他們時間來不來得及,就是預算也太過巨大了,他們隻怕負擔不起。
於是,眾人一番商量後,就決定,將外圍牆建成四米厚,三米高。內側圍牆,建三米厚,25米高。
他們有水泥加固,也不擔心不夠結實,擋住流民和土匪,是綽綽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