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李世民的首席智囊,
房玄齡在李世民人生的重大轉折點——玄武門事變中,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玄武門之變前夕,
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白熱化。
為了鞏固自己的太子地位,
李建成曾先是通過向李淵打小報告,
將房玄齡和杜如晦,從秦王府中排擠了出去。
失去了這兩位最得力助手的李世民,
多次身陷險境,
甚至連生命都危在旦夕。
在曆經多次生死考驗後,
李世民最終下定決心,
將房玄齡和杜如晦秘密地又接回身邊。”
“在房、杜這兩位頂尖謀士的精心策劃下,
秦王李世民成功地發動了政變,
並最終順利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登基後,立即召集文武百官,進行論功行賞。
在這次封賞中,
房玄齡、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杜如晦和侯君集五人榮獲一等功,
其中房玄齡更是名列榜首。”
“對於李世民這樣的排名,
很多武將們內心都忿忿不平,
其中又以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反應最為激烈。
李神通當庭反對說‘臣首起義兵,身冒矢石,以率先響應。
而房玄齡、杜如晦等但坐籌謀,垂筆文案,何以功居吾上?此殊不公!’
李世民聽完後,反駁道‘叔父領兵多年,勝負之數若何?
與竇建德交鋒,幾全軍覆沒;與劉黑闥戰,又望風而遁。
房玄齡雖未臨陣斬將,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安定後方,其功非小。
位列一等,實至名歸!’
李神通被李世民一席話駁斥的麵紅耳赤,羞愧難言,對房玄齡的怨恨更深一步。
但房玄齡不愧是房玄齡。
待退朝後,
他立刻來到李神通府上,對李神通說道
‘皇叔鞍前馬後,勞苦功高,非叔父之力,秦王安得今日之榮耀?
比起吾輩舞文弄墨之臣,皇叔之功實高。
皇叔若欲得此功,玄齡明日即奏明陛下,願讓功位於皇叔。’
李神通聽後,當場感慨道‘皇帝稱汝與世無爭,低調處世,此言非虛也!’
正是房玄齡的這種低調、謙遜的處事風格,
這才為他贏得了‘群星捧月月隱平,治世夜空燦月明’的極高評價。”
“李世民登基後,
委以房玄齡尚書左仆射之重任,行宰相職權。
在其長達二十二載的宰相任期內,
房玄齡儘忠職守,為貞觀盛世之創建,竭儘心力,死而後已。
他夙夜匪懈,無論巨細皆親力親為,甚至不惜屈就‘度支郎中’之職,親手料理財政預算與賬目。
其勤勉之程度,令李世民亦感心疼,
屢勸其勿過度勞累,
可房玄齡依舊如故,不為所動。”
“房玄齡深知‘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當李世民欲授他‘太子少師’之銜時,
他便立即上表請求解除機要職務,退出權力中樞。
但李世民不允,更下令禁其再提此事。
即便太子整備儀仗,欲行師禮之時,房玄齡仍堅辭不受,足見其謙遜之本色。
房玄齡縱使身居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