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鎧甲,持刀踏步,目視正前方。
京城沒有貫通南北的中央大道,而正陽門後棋盤街,正對著便是端門,隊伍往左拐入崇文門大街,再往北上。
沿途有兵馬司在規定好的路線上,所以不用擔心隊列走錯方向。
這一路上,百姓走出房門,站在兩旁,看著肅整之後的京營,光看精氣神,就能讓人頭皮發麻,熱血沸騰。
被抽選出來閱兵的士兵,那肯定軍容威武。
在步兵之後,便是三千營的騎兵。
主要由蒙古騎兵組成,最初三千人,得名三千營。
但是,現在擴張了騎兵的人數,穿越京城的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戰馬噴吐著白氣,垂首踏出的馬蹄聲似乎形成了共振,鼓聲都蓋不下去馬蹄聲。
歸化的虜夷駕馬前行,抬頭挺胸,接受著京城百姓那崇敬的目光。
此時,京城的百姓和他們,都忘了自己虜人的身份,僅有大明榮光其身。
而在騎兵之後,便是神機營。
各式的火炮、火銃、火箭等等火器,被背著、抬著、拖著,從正陽門外出現。
最後,張三踏步,領著神武衛出現在百姓的視野之中。
神武衛,天子親手打造的衛隊,屬於侍衛上直軍,又稱“上十二衛”。
宣德年間,擴充至二十六衛,原有二十五萬人,大半精銳全軍覆沒於土木堡。
除錦衣衛、武驤衛還有神武衛之外,其餘各衛已混同於京營普通部隊,雖然名目未改,但已改為由兵部管理,不再是皇帝親自指揮的禁衛軍。
因而,當前出現在百姓麵前的神武衛,意義才格外不同。
他們和普通士兵不一樣,身著勁裝,背著一杆火槍,由班長引領,跟在張三身後。
和之前的不同,神武衛本身攜帶的重火力也隨著隊伍出行。
小型虎蹲炮、炸藥包、大將軍火炮、子母炮等等,寒光刀甲,各式出鞘的長刀在冷風中感覺光看著就能割破皮膚。
看到這些先進火器,南城的百姓並沒有覺得害怕,相反,神武衛所持的火器威力越大,他們越有安全感。
南城的百姓沒有畏畏縮縮,反而給將士們給予了歡呼聲。
這讓神武衛的新兵們,還有前麵的部隊都產生了一種歸屬感。
連帶著,神武衛身後的俘虜營也有所感覺。
俘虜們穿著棉服,腰間掛著大刀,身上背著弓箭,接收到了沿途百姓的歡呼,這是他們不曾有過的待遇。
內心的忠誠似乎更加鞏固了。
之後便是錦衣衛,上身麒麟服,下身馬麵裙。
隻能說,不愧錦衣之稱,儀仗之表。
在閱兵隊伍中,錦衣衛在眾多服飾中,不可謂不華麗。
最後出現的,便是都督、坐營、大把總和千總等一眾軍官隊伍。
除了禁衛軍,剩下的其他部隊,在今天後,將會開赴京畿各地輪值。
作三班,常留兩班在京,北直隸、保定、河間並天津衛所俱放五十日,河南、山東俱放三個月,淮安、揚州、鳳陽等處俱放一百日。
這些軍官並不屬於兵部,而是屬於五軍都督府,再由兵部派人輔助招募精壯補數。
職權的分割,現在因為於謙一手掌握還不明顯,但這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