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孫淼淼,大三經管係的,校學生會主席。”
聲音清脆明朗,普通話很標準。
言語中帶著不卑不亢,眼神很平靜。
“學姐好,我叫陸尋。”
陸尋站起身伸出手,與她那白皙的小手輕輕一握。
打完招呼後他便再次坐下,兩人這就算認識了,聊天也就到此為止。
孫淼淼是個聰明人,她知道,自己能與陸尋見麵認識報個名字,就已經是難得的福分,想要拉近關係,隻能以後再找機會,現在上去隻會讓對方反感。
開學典禮的套路就那麼多,翻來覆去也就是那麼幾樣,你講話我講話,都講完了就可以散場了。
等到陸尋上場的時候,台下的學生個個精神萎靡昏昏欲睡。
陸尋大步走上台。
主持人朗聲說道:“接下來讓我們有請新生代表:陸尋,上台為全體新生演講致。”
陸尋兩個字一出,全場掌聲如雷鳴,學生們一個個抬起頭伸直了脖子往主席台看。
離主席台最近的幾排觀眾都能清楚的看到陸尋的五官,再往後走就看不著了。
越看越模糊,看到最後就一個小黑點。
一個個讀書讀十幾年,成績怎麼樣不好說,這眼鏡是都帶上了。
經管係一班的位置位於操場中間,隔著百米遠,勉強能看到一位身穿軍綠色迷彩服的身形輪廓。
王蘇桐激動的搖晃起李旎的胳膊喊道。
“快看快看,你家陸尋上場了。”
聲音不大,但是周圍的人都聽得真切。
目光紛紛轉過來看著這位大名鼎鼎的‘陸嫂’。
一旁站著的輔導員剛想嗬斥,但看著李旎嬌小的背影,話到嗓子眼這又被她硬生生的給咽了回去。
李旎笑著擺擺手,小胖妹趕忙捂住嘴,臉上滿是我闖禍了的神情。
此刻的太陽明亮刺眼,好在有帽簷的遮擋。
李旎桃花眼微微眯起,遠遠朝著主席台的方向眺望。
陸尋清了清嗓子,在心底醞釀起情感來。
他選擇的稿子是前世很有名的一篇名作。
《少年中國說》
這是梁先生曾經發表在在《清議報》上的一篇著名文章。
此文影響頗大,是一篇篇幅較長的政論文,作者站在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立場上,在文中將封建古老的中國與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了鮮明的對比。
極力讚揚少年勇於改革的精神,鼓勵人們肩負起建設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了要求祖國繁榮富強的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原文大部分並不適用於現在的時代,其中更有不少部分會引起較大的爭議,所以陸尋從係統中兌換的是改版。
他微微扭頭,看著那冉冉升起的驕陽,喉結滾動,聲如浩蕩鐘聲般傳出。
一股無形的波紋以陸尋為中心向外擴散。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
...”
當第一句話傳遞到眾人腦海,台下觀眾頓時傻眼了。
心中陡然浮現出三個字‘文言文’。
自從開國以來,國內上下大麵積推廣普通話,推廣簡體字。
文言文的使用頻率是在不斷下降的。
能熟練的掌握,書寫,乃至於作詩作詞的都在少數,能像陸尋這樣寫文章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
即使語文課本上並沒有放棄文言文的教學,但是對於台下這些學生來說,這很顯然是超綱的內容。
但好在這篇作品雖然是文言文,表現手法也多為詩文等形態,但是在裡麵更多融入了現代詞彙與現代思想。
台下的聽眾雖然聽不太懂,但是也能從詞語中推敲一二。
不至於一副雲裡霧裡不知所雲的狀態。
主席台上的一眾領導也傻眼了,文科的領導都是麵帶震驚,看著陸尋跟看神仙似的。
理科的領導見了這一幕,也都紛紛不懂裝懂,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張院長的小腦袋瓜嗡嗡的。
他一開始以為陸尋的‘很好’是吹噓,結果現在明白,這哪裡是吹噓,這分明是謙虛,太他媽謙虛了。
原文一共分十段,陸尋這裡隻有三段。
其中大部分做了刪減和增加。
第一段主要表明,什麼是少年中國,何為少年中國。
賦文寫法讓語句長短交錯,多對偶之句,音律鏗鏘,擲地有聲。
越讀到後麵便越是氣勢如虹。
陸尋聲音中帶著能調動人心的魔力,舉手投足間儘顯得少年意氣風發。
抬頭望去,其聲如虎嘯龍吟,其形如巍峨高山,其言如金科玉律,其氣勢如那直上九天的驕陽。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