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遼東之地,地處偏遠,遠離中樞,人少地貧,連那些閹黨掘地三尺都刮不出多少油水。”
牽招話鋒一轉,目光深邃:
“許縣令縱使有所貪墨,但他終究也不過隻是小魚小蝦罷了,危害有限,不值得君侯浪費精力。”
“.”
劉備聽了搖了搖頭,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縣令是小魚小蝦麼
牽招的說法,在劉備聽來卻有那麼幾分酸楚與無奈。
原因無他,切身體會罷了。
他昔日因軍功封安喜縣縣尉,終於初入官場,結果遇因為小小督郵為難而最終丟官。
那督郵便是太守幕中曹掾,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政令兼司法等,位輕權重,凡傳達教令,督察屬吏,案驗刑獄,檢核非法等,無所不管。
故而,即便縣令與太守都是由朝廷中央任命的官職,但是在權責上,太守對縣令的壓製簡直是全方位的。
也不怪乎那許縣令無比熱情又擔著份小心。
想來也是生怕出了差池,被惦記上吧。
“招以為君侯若想順利完成任務,對於這些本地人事應當避免進行大的變動調整,同時想辦法鼓舞調動其積極性,使其全力配合君侯的行動。”
在眾人麵前,牽招侃侃而談。
他再一次呼應了之前蘇曜希望儘快結束此行任務的目標,表示在此間行事,應該抓大放小,集中全力,切忌麵麵俱到。
“朝廷給君侯此行定下的首要任務是重塑北境防線,捕殺在逃的偽帝張舉和丘力居等叛軍頭頭。”
“故而,隻要這兩件任務圓滿完成,咱們便可以早日回京。”
“考慮到君侯與公主的婚事,此次回京交差後,九卿之位應是板上釘釘。”
“二十一歲的九卿,那可是前所未有啊。”
“有此前景,又何必在當地和這些鄉黨們無謂糾纏呢?”
“洛陽才是君侯的舞台呀!”
牽招話音一落,不少人都紛紛點頭讚同。
然而,就在此時,突然大門打開,一個中年男聲道:
“子經此話未免過於功利,有失妥當啊。”
眾人回頭看去,隻見門口守衛的趙雲身邊,是兩男一女三位老熟人款款而來。
“衛明(王淩、小女子)見過君侯,我等來晚,還望君侯見諒。”
當先正是衛明,他和先行來此的王淩與甄薑,在蘇曜等人入城便已發現他們。
隻不過見他們引發騷動,時機不對,沒有相認。
而如今,眼見夜深人靜,大家又都在這同一個驛館中,便趕忙過來,正逢他們在門外聽到牽招的高談闊論,一時不方便進來。
待到他發言完畢,立刻推門駁斥。
見到三人,蘇曜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他邀請三人坐下,正好了解了解他們三人的情況和對此的看法。
幾人寒暄一番後,衛明便站出來,繼續之前的話題:
“子經所說雖然也不差,但君侯和諸位,莫非可是忘了,出發臨行前,朝廷除了軍事外,還有另一項期許。”
“另一項.期許?”
牽招略有茫然,半路入隊的他,確實還不知道這些事情。
倒是劉備,想了起來:
“衛先生所說可是關於財賦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