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皇帝在位期間改元乃是常事,從未有過隻使用一個年號的先例。
蘇曜此舉,無疑是對傳統的再一次挑戰。
然而,蘇曜卻顯得胸有成竹,他繼續說道:“沒錯,就是隻使用一個年號。這個年號,將伴隨皇帝的一生,成為其統治時期的唯一標識。”
“如此一來,百姓們就能清晰地記住年份,對朝政的穩定和發展也將大有裨益。”
“而且,一個穩定的年號,也能彰顯出皇帝的威嚴與傳承,讓天下百姓對朝廷產生更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眾臣聞言,紛紛陷入沉思。
他們深知蘇曜所言非虛,一個穩定的年號確實能帶來諸多好處。
然而,傳統習俗的力量是巨大的,想要改變它並非易事。
不過顯然,對如今蘇曜來說,他擁有這個能力。
比起在官製、軍製和官員選拔製度上的大變革,隻是改元這點事情,沒人願意來自找沒趣。
於是很快的,眾人便討論起該以何等年號來彰顯其意義。
最終,當蘇曜聽到蔡邕等人討論後報上的年號後,略微一愣:
“你們說是開元?”
蘇曜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個年號,他自然不陌生。在後世的曆史中,“開元”是大唐盛世的一個標誌,象征著繁榮與昌盛。然而,在這個時代提出“開元”,卻彆有一番深意。
“開元,寓意開創新紀元,開啟新篇章。”
蔡邕解釋道,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如今不論是女帝登基,還是大將軍接下來欲大刀闊斧施行的製度改革,無疑都是開曆史先河,行前所未有之事,非開元不可承其意。”
蔡邕的話聽的蘇曜哈哈一笑,當即便拍板認可了這個年號,並交由蔡邕親自撰寫改元詔書以頒行天下。
就這樣,“開元”這個年號正式確定下來,成為大漢新朝的第一個年號。
萬年公主也在眾臣的見證下,正式接受了“開元”這個年號,成為華夏曆史上首位女皇帝。
登基之後緊接著舉行的便是蘇曜與女皇的大婚。
接連兩件大喜之事使得整個洛陽城在三月中都沉浸在一片歡呼與喜悅的浪潮之中。
大婚之日,洛陽城內張燈結彩,鑼鼓喧天,百姓們紛紛走上街頭,歡慶這曆史性的時刻。
皇宮之中,更是熱鬨非凡。
蘇曜身著華麗的婚服,英姿颯爽,與身披鳳冠霞帔的萬年公主並肩站在皇城之上,接受著百官與萬民的祝福。
他們的婚禮,不僅僅是一場個人的結合,更是大漢新朝的象征,預示著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婚禮儀式結束後,蘇曜與女皇攜手步入內宮,開始了他們共同治理天下的新征程。
大漢曆史也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篇。
不過,女帝登基改元,並不意味著天下已經穩定,可以安心種田。
很快的,蘇曜眼前便出現了一個頭等危急。
大漢朝廷,馬上就要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