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感動的群臣
將這個事情放到一旁,趙煦看向經筵官們,道:「諸位愛卿,先且商討一下汴京城的侵街問題吧!」
「諾。」群臣稽首。
於是,馮景立刻帶著人,將汴京城的沙盤,在這集英殿的殿堂中拚裝起來。
花了差不多一刻鐘,才將這個趙煦命沙盤放大丶重製的特殊沙盤拚裝起來。
它有些類似趙煦在現代的售樓部看到過的樓盤模型。
所以,這沙盤非常大。
大到可以將整個汴京城內城和新城的廂房位置丶主乾道全部詳細標識出來。
群臣簇擁著趙煦,走到沙盤前。
趙煦低頭俯瞰著自己麵前的沙盤模型,一麵麵小旗子正在被馮景帶著的內臣們對照著汴京城的廂房名字一一插上去。
於是,汴京城內外一百二十九坊,儘入眼簾。
四條禦道從這個城市中橫貫而去,數不清的街巷,將之切割成一塊塊大小不一,雜亂無章的城區。
兩條環城道,如同兩個圓圈,將這座城市環繞起來。
汴河丶金水河丶五丈河丶蔡河,從不同方向流入汴京,也將這座城市變成了受到河流影響與侵蝕的城市。
除了金水河外,另外三條河流,都有著水門,以供船舶出入。
這四條河流在汴京城中流經的地區,構造出沿河的商業丶街巷。
無數堆垛場,分布河道兩岸。
一座座虹橋,橫跨在河道之上,連通南北,溝通東西。
沙盤上呈現出來的汴京細節,在過去哪怕是老汴京人,也未必清清楚楚。
如今卻被清晰而準確的標識在這用泥沙塑型的沙盤上。
用著竹木搭建出屋舍,用小石子鋪成道路,虹橋飛躍南北。
趙煦凝視著沙盤,就對著左右經筵官們道:「朕在卿等輔佐下,如今已將汴京城中禦道及諸主乾道上侵街之事,漸漸清理。」
「奈何,這汴京坊市丶街巷之中的侵街亂象,卻是根深蒂固。」
趙煦掃視著那一個個廂區。
內城左軍第一廂丶第二廂,內城右軍第一廂丶第二廂;新城東廂丶西廂丶南廂丶北廂以及如今還在不斷擴張的京東第一丶第二丶第三廂丶京西第一丶第二廂丶京北第一丶第二廂。
其中,京東丶京西丶京北等廂,甚至是在新城外的新城區。
這些廂房,是汴京城在真廟之後持續擴張和侵吞周圍農村的發展結果。
也是汴京城人口不斷暴漲的證據。
無數進入汴京討生活的農民,他們進入汴京城的第一站,通常就是在這些廂坊中。
所以,趙煦在現代的老師,經過估算後,認為北宋汴京城早在仁廟時代,人口就已經突破一百萬。
熙寧之後,人口很可能已經在一百三十萬到一百五十萬之間徘徊。
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自然考驗著北宋當局的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