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天下萬民
打發走馮景,趙煦若無其事的回到偏殿之中,繼續看起沈括帶來的那些器物。
都是些小東西,和刨子一樣,技術難度不高,但很實用。
就像趙煦現在拿在手裡的一卷卷尺。
這個東西構造很簡單,就是將布裁減成適當的布條,然後在其上麵,標注出精確的丈丶步丶尺丶寸丶分。
最後把布條纏繞到一個鐵製的圓環上就可以了。
需要使用的時候,將布條拉出來即可。
當然,沒有現代卷尺那麽好用。
使用壽命,估計也不太長。
但夠用就行了!
有了卷尺,以後官吏丈量土地也好,作坊裡量器也罷,就都有了合用的工具。
趙煦把玩著卷尺,問道:「沈提舉,如今已經做出了多少套卷尺了?」
「奏知陛下,如今已有十餘套。」沈括低著頭回答。
「都送去給宋用臣。」趙煦吩咐:「正好,靖安坊需要此物。」
靖安坊的民居徵收工作,現在已經全麵開始。
初步定下的徵收價格是市價的基礎上上浮一成。
這個價格很良心,甚至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公道的價格。
畢竟,在過去,雖然趙官家們也會補償被拆毀的民居。
給的錢,名義上是市價。但實際上誰都知道,平頭百姓想從官府手裡拿到錢,不給好處是不行的。
而這次靖安坊的民居徵收,卻是趙煦讓宋用臣丶章縡負責,由開封府的『提舉汴京內外廂道路丶廂坊公事』這個機構監督。
在這個機構裡,趙煦塞進去的,可都是以清廉丶愛民聞名的大臣。
像範純仁丶呂大防丶程頤等人,都是那種眼睛裡進不得沙子的清流。
想在這些人眼皮子底下,飄沒掉老百姓的補償款,那是想也彆想。
當然了,這些拿了補償款的老百姓,除非他們拿著錢,出汴京去地方當農民。
不然,他們就逃不出趙煦的手掌心。
隻要他們還留在汴京,他們手裡的錢,就遲早會通過各種渠道,回到趙煦手裡。
他們是拿著錢去租房也好,做買賣也罷。
都隻是在趙煦手裡頭打轉。
因為汴京城最大的地產商,就是趙煦!
趙煦放下卷尺,便又拿起了其他物件看起來。
這些東西,和卷尺丶刨子一樣,都是給當下的大宋經濟和現成技術打補丁的工具。
將諸般器物都看了一遍後,趙煦讓馮景將這些東西都收到這瓊林苑的這間偏殿。
「此殿換個名字吧。」在走出這偏殿的時候,趙煦忽然停下腳步,看向那屋簷下懸掛著的牌匾。
其名:左儀殿。
看名字就知道,這個偏殿沒有被曆代先帝賜過名。
因為趙官家們都是文青,不會起這麽沒有文化的名字。
負責瓊林苑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