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文官:我上我也行
「門下:先王之製,在於安民……朕以眇眇之身,煢煢在疚。永惟置器之重,惕若臨淵之深……」
「光嗣成美,深惟六聖之製,必躬三歲之祠……下武式文王之典,大孝嚴父,孔子謂周公其人……嘗講茲禮,包舉儒術,谘諏搢紳……」
都堂令廳之中,宰執們集體匍匐,恭聽著從宮中降下的旨意。
「蓋布德行惠者,非賢罔乂。任大守重者,惟後克艱……尚賴文武藎臣,股肱碩輔……」
「太師丶守司徒丶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前行宣徽南院使丶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端明殿學士孫固,器大而厚德,必有能教朕者!」
「尚書左仆射丶門下侍郎丶康國公韓絳;尚書右仆射丶中書侍郎丶申國公呂公著,受先帝之托,得萬民之望,臻於時政,知我情弊,定有安邦之策……」
「正議大夫丶門下侍郎丶上柱國丶河內郡開國公司馬光,受材高明,履道醇固,必有進言之書……」
群臣聽完詔書,再拜而起。
左相韓絳上前,接過了從宮中降下的麻書,然後交給專門掌管丶收藏宮中旨意的官員。
接著,他率著宰執,麵朝皇城再拜:「臣等恭遵旨意!」
送走使者,韓絳就和其他宰執拱了拱手,拜彆一聲,自顧自的進了屬於他的左相令廳。
右相呂公著,和其他同僚拱了拱手。
然後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馬光,一些話在喉嚨轉了一圈,最終生生的咽了下去。
沒辦法!
呂家和皇室的關係,數十年來一直是非常良好的。
所以,呂公著很清楚,現在兩宮對司馬光的意見不是一般大。
尤其是那位太皇太後!
想想也是,坤成節眼看著就在眼前了。
識趣的大臣,都已經在忙著上書恭賀,乞上尊號。
讓太皇太後好好的過一個聖節。
叫天下皆知,大宋出了女中堯舜,聽政以來,四海升平,萬民安樂。
交趾跳梁小醜,犯我疆界,太皇太後秉乎戎機,運籌帷幄,以執政出鎮廣西,遣五千王師南下,交趾旬日而定。
足可告太廟,誇功於列祖列宗之前。
司馬光卻傻乎乎的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和她老人家為難,非得要將好好的坤成節大典給攪合了。
太皇太後能不生氣嗎?
呂公著聽到的消息,據說前天晚上,太皇太後在慶壽宮裡發了好大脾氣。
所以,呂公著真的不好,在這都堂裡,公開和司馬光有什麽親密接觸,更不好勸說。
本來,若是彆人,他還可以讓呂希哲出馬,去和司馬康叮囑一番。
但……
讓呂希哲去勸司馬康說服司馬光低頭?
確定呂希哲不會去火上澆油?
反正,呂公著是真不放心那個逆子。
他隻能歎息一聲,在心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