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
高遵惠拿著一個錦囊,舔了舔舌頭。
「果然還是得跟著官家才能賺錢!」他認真的說道。
他現在是越來越崇慕在汴京的官家了。
論賺錢,官家是真的有那麽一點聖人的味道了。
文官們總喜歡說什麽:天不生孔子,文道萬古如長夜。
但,在高遵惠看來。
天不生官家,萬古商道如長夜!
看看官家給他的這些錦囊吧!
到廣西拆開一個,出發,前往歸化州丶順安州,藉助儂家的人力物力,幫他種甘蔗。
於是,他高某人就花了不到兩千貫的成本,在歸化州丶順安州的荒地,種下了兩千畝以上的甘蔗!
一畝地的種植成本,還不到一貫錢,就這還包含了甘蔗苗的運輸成本在裡麵!
並且,這些地,儂家人表示——怎麽是我們的呢?明明就是國舅您的啊!您看,這地契上寫的是國舅您的名字呢!
高遵惠還在恍惚中,就被塞過來好幾個嬌滴滴的小娘子。
雖然這侗溪人家的小娘子,不會唱小曲,不會彈琴,更不會和李師師一樣,在他耳畔不斷喊:官人我要。
可她們會跳舞啊還會唱山歌啊!
最要命的是,她們的腰臀真的有力氣!
這是完全不同於汴京瓦子的船新體驗,在歸化州的日子,高遵惠幾乎是夜夜笙歌,連魂魄都差點留在了那些小娘子的肚皮下。
而在高遵惠沉迷溫柔鄉的時候,儂家人拿著他剩下的甘蔗苗,又哐哐哐的種了兩三千畝。
也是到現在,高遵惠才明白原因——對儂家這樣的土官來說,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力了。
在理論上,土司治下的侗民,土司本人都可以無償徵發,因為他們的一切都屬於土司。
讓乾嘛就乾嘛的那種。
而他高遵惠開出的價碼,實在是太讓人動心了。
種上甘蔗後,到收獲一畝地就有一兩貫呢!
對這些儂家來說,這是潑天的富貴啊!
至於會不會砸在手裡麵?
誰擔心這種事情呢?
這可是大宋太皇太後的親叔叔的買賣!
對儂家人來說,即使隻是為拍馬屁,做做樣子,也得種上這兩千畝甘蔗田。
想到這裡,高遵惠嘴角溢出些笑容來。
那又是什麽時候打開的第二個錦囊呢?
高遵惠記得清清楚楚,他是認認真真的按照著旨意,在完成了歸化州丶順安州的甘蔗大業後,才打開的第二個錦囊。
這是他作為外戚的自我修養——在我大宋,要當好外戚丶勳貴,吃好這碗飯,不僅僅需要高度的自我定位,還需要有著一切行動聽官家指揮的覺悟。
那些自以為是,認不清自己定位的外戚丶勳貴家族都已經被淘汰乾淨了。
比如溫成張皇後的外家,現在汴京城裡還有誰鳥他們?
再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