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戰局(2)
「賊已技窮矣!」
大順城中,主持大順城防禦,並全權負責整個築壘區諸寨堡指揮作戰的老將曲珍,揚了揚手中的書信,對著左右諸將道:「不必理會賊將挑釁,我軍但謹守城池,遵經略相公部署行事!」
左右將官們,互相看了看,才稀稀拉拉的拜道:「諾!」
曲珍眉頭一揚:「嗯?」
「沒吃飯嗎?!」
「大聲點!」曲珍看向他麵前的這些環慶路的將官。
每一個都是老兵油子,個個都是打老了仗的亡命徒。
桀驁不馴丶跋扈難製,就是這些人的代名詞。
可千萬不要以為,大宋以文馭武了,武臣們就會真的當乖寶寶,在文臣們麵前奴顏婢膝了。
那是內陸州郡的廂兵丶駐泊禁軍。
可從來不包括,沿邊的這些將官!
不信的人,可以采訪一下,當朝的左相韓絳韓相公。
諮詢一下,當年羅蕪城一戰時,有多少武臣,暗地裡給他下絆子,甚至明目張膽的和他唱對台戲,死活不肯執行他的將令。
這沿邊的將官,特彆是第一線的將官們,可都是打老了仗的聰明人。
他們知道,什麽時候做什麽事情對自己最有利。
所以,他們會拒絕那些文官們不合理的命令。
假若文官們強令他們出擊,他們就會出工不出力。
而在同時,一旦有利可圖或者有機可乘,他們什麽事情都能做,也什麽事情都敢做。
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李複圭在環慶路的時候。
因為急於立功,所以這位經略使,鼓勵諸將主動出擊。
於是,在熙寧六年攻破了金湯丶白豹,並焚毀之,斬首兩三千。
但,事後李複圭卻被朝廷嚴辦,並貶為保靜軍節度副使。
相關將帥,也沒有得到朝廷的任何賞賜丶升遷。
為什麽?
兩個原因,第一:李複圭這次出戰,是因為之前的戰爭中,他做了錯誤的指揮,導致宋軍大敗,損失千餘精銳,李複圭為了脫罪,就索性將當時奉他將令出征的環慶路兵馬鈐轄李信以軍法處死,將所有鍋都甩給了李信。
然後,他就命環慶路全線出擊才有的戰果。
所以在朝廷眼裡,李複圭是不老實不忠誠的典型。
這個例子絕不可開。
要不是他是文臣早被下獄論罪了。
第二個就是李複圭這次斬獲的首級裡,查出來了兩百多個老幼首級!
輿論震動!
對老人孩子下手,而且比例達到了一成。
你們這是在殺敵,還是在當屠夫?
所以,朝廷嚴重懷疑,李複圭這一戰的水分。
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斬首?
又有多少是殺良冒功呢?
禦史們更是懷疑,李複圭的斬首大部分都是平民。
真正的戰場斬首,可能很少。
於是,朝廷才做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