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錫慶院_我在現代留過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67章 錫慶院(1 / 1)

第667章錫慶院

陸佃介紹完太學主要官員後,便簇擁著趙煦,從太學南門而入。

所謂的太學南門,其實就是李煜舊宅大門改過來的——當年李煜死後,其宅被轉送給了錢俶,為禮賢宅。

錢俶去世,其子錢惟演將之歸與朝廷。

慶曆後,伴隨慶曆興學運動而興起的太學擴張,禮賢宅成為了太學的一部分。

這昔年王侯的宅邸,就這樣成為了今日朗朗讀書之地。

趙煦在群儒簇擁下,步入太學,便停下了腳步,問道:「諸位先生,昔年泰山先生孫複與安定先生胡瑗講學之地,今可安在?」

陸佃答道:「奏知陛下,泰山先生與安定先生的昔年講學之地,迄今依然是太學講學之所。」

「兩位先生當年所居的書齋及諸般文房之物,皆完好如初。」

「善!」趙煦點頭:「請陸先生帶路,朕要去瞻仰丶參觀兩位先生昔年講學之地!」

群儒頓時歡天喜地,陸佃更是第一時間就拜道:「臣謹奉德音!」

便率著太學諸儒,簇擁著趙煦,向著太學深處的錫慶院而去。

錫慶院,就是慶曆四年之前的太學初創之地。

換而言之,在慶曆四年之前,大宋並不存在太學這個學校。

彼時,國家的最高學府是國子監下麵的國子學。

太學是在慶曆四年,由時任判國子監王拱辰丶同判國子監田況聯名上奏,才創建的學校。

最初的太學,隻是國子學的備胎。

所以,經費很少,處境也很困難。

其逼仄到什麽地步?

連個教學場所都沒有,隻能租借錫慶院西北數十間僧人住房,改建成學齋。

不止經費少,師生也少。

最初的太學,師生加在一起也就五六十人。

因為窮,很多太學生連吃飯都是問題。

直到來自南京應天書院的泰山先生孫複以及安定先生胡瑗,先後入京主持太學,才將這一切扭轉。

在孫複之前,太學逼仄至極,連個穩定的講學場所也沒有。

從慶曆四年創立,到慶曆六年,確立錫慶院為太學學校。

兩年間,太學搬了四次家。

而當胡瑗於嘉佑三年,致仕回鄉時,太學已完成了驚人的逆襲。

不僅僅擁有師生五百餘人——兩倍於國子學。

而且,已成為天下毋庸置疑,無可辯駁的最高學府。

所謂的國子學?

從此就再也沒有聲量,到得如今,汴京城甚至已經沒有國子學了。

國子監成為了一個單純的官署,不再負責教育。

是以,對大宋太學來說,孫複與胡瑗,就是開天辟地的祖師爺!

無論怎樣推崇和膜拜都不為過!

自然他們兩人留下的學齋丶文房器物,是被當成聖物小心供奉和保護的東西。

陸佃等人,簇擁著趙煦,步入錫慶院中。

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813/


最新小说: 快穿種田:我是劇情補丁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醫妃逆天:廢柴大小姐 先婚後愛 全能管家她隻想當個軟妹 重生之似水流年 全班都能聽到我心聲 堂妹逼我換親,我同意了你哭啥? 從良 玄學嬌妻人美心狠,王爺一寵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