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廷推風波
冬至節的第二天,循例推恩外戚宗室中有德行者。
先是,皇城使丶秀州刺史丶內侍押班趙世長為昭宣使。
這一位啊,是越懿王(前文有錯,趙德昭的燕王是元符所封,此時還是越王)的四世孫。
越懿王,就是太祖次子,那個在高粱河之役後,被太宗訓斥後自殺的可憐人。
可能是因為做了虧心事,也可能是因為輿論原因。
總之,真廟開始每年朝廷推恩,越懿王係雷打不動都能撈到一個名額。
今年中獎的就是這個趙世長了。
此君是趙守約之子,趙守約上麵是趙唯吉,趙唯吉再往上就是趙德昭了。
所以,這位輩分算是趙煦的堂伯祖。
賞完越懿王,就輪到了真正的宗室自己人。
本來,有司是想要給揚王顥丶荊王覠繼續加封。
但揚王顥『因臥疾』,所以由荊王覠『代為辭謝』。
這位趙煦的四叔堅決辭讓了朝廷加恩,隻請求給親賢宅增聘教授,以授諸子學問。
兩宮自是從之,命有司挑選有才學之士,為親賢宅教授。
然後就是外戚們抽獎了。
首先是,太皇太後的族兄莊宅使丶知保州高遵治,以久曆外任,勤勉有加的名義,升橫班,為引進副使,命有司除遙郡,回京候闕。
接著就是高公繪丶向宗良這一對難兄難弟,分彆獲獎。
其中高公繪以皇城使丶光州團練使,出任京西兵馬都總管,向宗良以皇城使丶秀州刺史出任京東都路兵馬鈐轄。
傻子都知道,這兩個人不會去上任。
因為,京西丶京東的正任武職,不可能給外戚。
所以,這叫寄資,意思是寄托一個資質。
有了這個資質,他們也就具備了出任對應地方實權官職的資格。
也就是與一路兵馬都總管/鈐轄相對應的官職。
宗室丶外戚排排坐,分果果。
元老大臣,自也如此。
太師文彥博之子,文貽慶自闔門通事舍人,轉遷文思副使。
宣徽使丶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之子張恕,以父修《元佑詞典》有功,恩蔭為承事郎。
致仕元老,保寧軍節度使馮京孫馮傳正,以恩蔭為宣德郎。
另外就是,一直在京的孫固的病,已經養的差不多了。
所以,經文彥博舉薦,孫固以觀文殿學士丶正議大夫出知河南府,正式接過了馮京回京後空出來的位子。
同時,大名府的韓維,開始鬨騰著要致仕。
趙煦不得不派出使者前去慰勉,並賜給茶酒。
賜給茶酒,在大宋的潛台詞就是——您啊,還不能致仕,還得為國家發光發熱才行。
沒辦法!
大名府這地方,是黃河要衝,戰略高地。
每次黃河發大水,基本上大名府堤壩就得受一次考驗!
懂治水,能配合,同時還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