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項目目前的進度麼……
基本就是沒有進度。
常浩南能在幾個月時間裡把渦噴14給改出花來,除了有係統作為後盾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型號本身就有著不低的完成度,他隻需要在原有設計基礎上修改即可。
並且渦噴14對於材料和製造的要求也相對較低,他隻要拿出一個足夠好的設計方案,410廠哪怕效率低一點,終究還是能把圖紙上的東西給造出來。
但渦扇10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按照原本的時間線,殲10會在1998年3月首飛。
現在是1996年12月份,裝著al31fn發動機的01號原型機實際上已經接近下線了。
哪怕開著掛,常浩南也不可能從無到有在14個月的時間裡搞出一台全新的第三代大推來。
坦白來說,他就算想要在14個月的時間裡真正開始對渦扇10的設計工作,都頗有一些難度——
太行發動機在立項的時候,是嚴重缺乏預研的。
說白了就是帶著點大乾快上的意味在。
這就導致儘管項目已經擺在桌麵上了,但很多先期準備都還沒有完成。
所以常浩南非常乾脆地搖了搖頭
“我聽說611所那邊搞十號工程的進度還算順利,渦扇10畢竟得從頭開始,要趕首飛大概是沒什麼可能了。”
不過還沒等杜義山接上話,就又是話鋒一轉
“但是跟殲8c一樣,先用不完全狀態進行首飛,後麵再換裝新的國產動力並調整進氣道設計,去趕定型節點,這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
“al31fn這個發動機,總體性能上還是過關的,但不管怎麼說,畢竟是俄羅斯那邊的設計,不可能讓禮炮設計局根據咱們的需求來調整,或者說定製發動機的性能細節,這樣在做飛發匹配工作的時候終究會差點意思。”
這個回答顯然有些出乎杜義山的預料之外,尤其是關於讓渦扇10去趕殲10設計定型節點的那一段
“說說你的具體計劃?”
常浩南沒有馬上給出自己的答案,而是低著頭思考了大概幾分鐘時間
“首先,大推力渦扇對於咱們目前的航空發動機研究水平而言還是太遠了,我之前改渦噴14的時候就能感覺出來,現在的設計思想、設計工具、材料水平還有工藝水平都不夠,所以這次回盛京,重點肯定還是在渦噴14上麵,殲7f畢竟是個單發機,對於航發的要求跟殲8c有些不同,需要微調一些參數。”
“另外,606所和410廠都可以在渦噴14的生產和改進過程中積累一些經驗,包括我自己,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於航空動力的理解,這也算是給太行項目進行技術準備。”
“所以給殲7f做完飛發匹配工作之後,我應該會先去參與十號工程的首飛準備工作,正好之前在涪城那邊研究航發穩定性的時候,我利用跟機翼顫振控製差不多的思路,構思了一套主動的發動機喘振預測和抑製係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來實際測試一下可行性。”
聽過這個回答之後,杜義山在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剛剛有那麼一瞬間,他開始擔心自己這個天才的學生會不會因為在八三工程中的經曆過於順風順水而有些飄了。
但是從常浩南給自己製定的計劃來看,他對於自己、對於整個華夏的航空工業水平仍然保持著冷靜且客觀的估計。
實在是杞人憂天了。
“那就按照你的計劃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