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後者當即點了點頭
“沒錯,對於歐美市場來說,日本產品,在十幾年前,也就是80年代初期,還是劣質低價產品的代名詞,是一直到最近五六年,才逐漸開始往中端和中高端靠攏。”
“也就是說,在歐美那邊,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於當年日本產品的情況有深刻印象,會更容易接受我剛剛說的那套思維定式,甚至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他們本來可能也還是這麼想的,這次隻是進一步強化了過去的刻板印象罷了……”
“而反觀國內市場,一來國際影響力還是不能跟歐美比,二來麼……”
說到這裡,常浩南稍微停頓了一下,又繼續道
“日本企業當年進入國內,就是以相對高端的形象起步的,再加上這麼多年的形象塑造,還有通過收買媒體對消費者的灌輸,已經形成了很強的思想鋼印,要想從內部破局,難度非常之大。”
“但是另一方麵,歐洲在國內的認同程度更高、形象塑造更好、思想鋼印也更強,所以等到他們都對日本企業失去信心之後,我們再在國內發力,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這一輪解釋,可以說是條理清晰,邏輯嚴密。
隻不過,從丁高恒到蘭新誌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幾分唏噓。
他們知道,常浩南的話,雖然有些地方說的不太好聽。
但全都是真的。
“這些年,咱們總體上確實是變得富裕了一些,但是有些人呐,這腰包越鼓,膝蓋骨反而越軟下去了……”
丁高恒畢竟是搞兩彈一星出身的,在這塊的感觸比其他人還要更深一些。
“所以,我們這一輪組合拳,不隻是要讓咱們華夏企業能在物理上占領日本人留下來的市場空缺,也要在精神上打一場反擊戰!”
原本大家也隻是隨便eo一下,誰也沒想到常浩南竟然在這方麵也有準備。
雖然沒人問出口,但幾道帶著疑惑的目光都已經投了過來。
“咱們國內的有些媒體,還有文化界的一部分人,不是喜歡編造小作文,來吹捧國外麼?”
“像什麼《夏令營裡的故事》,還有《華盛頓砍倒櫻桃樹》這種,甚至都進了咱們的小學生教材,簡直不像話。”
緊接著,常浩南說出了自己早就想乾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找人來寫一些這種文章,發表在一些娛樂性的報刊雜誌上麵,至少跟他們來個對衝。”
他的思路,在眼下這個年代,多少還是有點超前的。
尤其對於在場這些技術出身的領導們來說。
不過道理卻並不複雜。
因此,很快有人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小常這個辦法不錯,我們如果光靠官方的新聞去報道,那麼對於不怎麼關注新聞,或者不願意相信新聞的人來說,效果肯定不好。”
“但寫成小故事,穿插在娛樂性的內容中間,就能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影響。”
“就是這個道理。”
見到終於有人t到自己的想法,常浩南露出一個滿意的微笑
“而且,我們不搞編故事那一套,就寫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情。”
“就比如這次nsk集團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覺得就可以寫出一篇故事來,就叫《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用來告訴大家,做事一定要講究誠信,否則,哪怕是一家規模巨大的跨國公司,也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軸承而砸了自己的盤子!”
常浩南作為一個沒什麼文學背景的人,故事思路自然也不是原創,而是來自於前世看過的小作文。
就是講日本餐館刷盤子都必須刷7次,結果有個華夏留學生過去隻刷了5次,結果被辭退了的那個。
故事內容雖然是純純瞎編,但方式方法還是可以借鑒的。
於是,就被常浩南拿來稍微改了改,反過來回去惡心對方。
不過,對於沒太見過這種套路的其他人來說,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負責宣傳工作的人事教育司司長當即眼前一亮
“我突然覺得,這種小故事,好像……還是挺有趣的……至少表麵上不顯得非常刻板。”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還略微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從其他人的表情和眼神來看,似乎都跟他的想法差不多……
然後,他又試探著問道
“那不如……我們自己搞一份刊物,專門刊載一些這種沒什麼營養,就是看個樂子的內容,然後……在每一期裡麵穿插幾個有針對性的故事?”
“宣傳陣地嘛,我們不去占領,彆人就要占領,倒不如主動一些,還可以篩選掉一些彆有用心的投稿內容。”
國防科工委這個級彆,自然有出版權限。
實際上,他們甚至有自己的雜誌社。
隻是過去從來沒人想起來要乾這個而已。
這個略顯奔放的想法讓常浩南都是一愣。
旋即意識到完全可行。
如果沒記錯的話,後世大(臭)名鼎(昭)鼎(著)、誕生了無數小作文的《逸林》雜誌,眼下這功夫就還沒創刊。
“我覺得,完全值得一試。”
常浩南也試探著表達了肯定的意見。
當然,他雖然號稱編外副主任,畢竟不是真的副主任,決策權和投票權是沒有的。
但卻起了個好頭。
然後,從丁高恒開始,眾人紛紛點頭。
於是,這件本來有點節外生枝的事情,從第一次被提出開始,隻花了不到五分鐘時間就被確定了下來。
“那麼……雜誌的名字應該叫什麼?”
這個問題本來是問丁高恒和幾位副主任的。
但是,他們幾乎是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常浩南。
這個意思很明確——
既然話題是你引導這來的,那想來應該已經有了腹稿吧?
其實後者還真沒有。
不過氣氛都到這了,他也總不好不開口。
“不如,就叫“逸林”,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