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天下!
?準備好之後,捕鯨船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捕鯨船隊雖然經過培訓,但畢竟是第一次捕鯨,所以,江海洋帶領四條戰船隨行護衛,準備親自進行現場示範、指導。捕鯨船隊分成四組,每條戰船各帶兩條商船和四條中型帆船為一組。鯊魚島的東麵是太平洋,少船隻往來,鯨魚出現的概率較大,所以船隊向東麵駛去。
蔚藍的天空一碧千裡,火辣辣的驕陽高掛天空,空中偶爾有海鳥飛過,發出一聲聲尖利的鳴叫。極目遠眺,海天一色,一望無際。在陽光的照耀下,海麵上泛著粼粼的波光,耀人二目。海麵上偶然有數條的飛魚躍出水麵,在空中滑翔一段距離後,重新落入海水之中。船隻在大海上隨波濤起伏,海浪不時地拍打著船體,發出嘩嘩的聲響。一切都是這麼自然、美好。
此時,江海洋望著美好的自然景色,又想起艾蓮娜來。
兩人一彆已經兩個多月了,不知道她在途中是否順利,估計,她還要兩個多月才能回到英國,不知道她過的好不好,不知道她有沒有想自己……
通過大當家的培訓,海盜們已經知道,鯨魚和人一樣,需要定時浮上海麵換氣。知道鯨魚的鼻孔長在頭頂上,換氣的時候,會形成像噴泉一樣的水柱,這是尋找鯨魚的最簡單方法。
古代的中國人很少捕鯨,鯨魚體型太大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迷信。試想,在後世的21世紀,仍然有相當數量的中國人迷信,何況古代了。
古代中國人對鯨魚知之甚少。
鯨魚在古代被叫做鯤,對其記載最早的文獻當屬。文中說“終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為鯤。”稍後的也引用了這個傳說。
大家看,還“其廣數千裡”,什麼樣的鯨魚有數千裡大啊?這不是胡說八道嗎?簡直是窺一斑而知全豹,隻是看見了鯨魚的一部分,然後就藉此意淫。連中國的學者對鯨魚都知之甚少,何況是海盜這些文盲了。他們雖然見過鯨魚,但對其並不了解,如今通過培訓,他們對大當家也更佩服了。
……
在20世紀,人們發現了鯨產品的新用途,於是捕鯨業便又開始振興;到了21世紀,鯨的種群已經麵臨滅絕,在海上想找到一條鯨魚都不容易了。這個時代不像後世,自然資源還沒有怎麼被破壞。船隊還沒有行出很遠,桅杆上的瞭望哨就通過望遠鏡發現了鯨魚群,並向江海洋報告。
江海洋立刻命令船隊做好準備,加速向鯨魚群方向駛去。
兩個多小時後,船隊追上了鯨魚群。
江海洋早就在望遠鏡裡發現,這個鯨魚群大概有七八條鯨魚,大小都有,不知道是不是一家子。他也不認識這些鯨魚是什麼種類,大的十幾米長,小的也有七八米長。
曆史上到了19世紀,捕鯨才從大西洋擴展到太平洋,所以,目前太平洋裡的鯨魚還沒有遭遇過被捕殺的經曆;鯨魚是世界上體型最巨大的生物,在海裡沒有什麼生物能夠傷害到它;這個時代的船隻都是靠帆做動力前進,不會在海水裡發出令鯨魚敏感的機械噪音;以上這些原因造成了鯨魚不懼怕人類,對人類沒有防範,所以,船隊得以從後麵順利靠近鯨魚群。
俗話說無知者無畏。
雖然鯨魚群已經發現了後麵的船隻,但卻沒有當回事,仍然互相嬉戲著,又是鳴叫、又是噴水,在海水裡時隱時現,玩的不亦樂乎。它們根本不知道死亡的威脅已經迫近,很快,它們就會為自己的無知付出血的代價,從而認識到人類遠比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猛獸更可怕。
現在,骷髏幫掌握旗語已經非常熟練了。
此時,船隊一字排開,死神號居中,另外三條戰船居於左右,其他船隻跟在後麵,各船上的信號兵注視著旗艦死神號上發出的旗語命令。
以前,海盜們雖然在海上航行也見過很多次鯨魚,但也隻是好奇,由於對它不了解,再加上古代比較迷信,所以,他們對於這麼巨大的生物向來都是敬而遠之,更不會產生過想獵殺它的想法。以往,他們搶劫的對象都是船隻、物資、人員,今天,在大當家的帶領下卻要獵殺巨大的鯨魚,所以他們都顯得很緊張也很興奮。隨著船距離鯨魚越來越近,它們的心情也變得忐忑不安起來。
他們都在心裡想大當家確實是高人,荷蘭海軍敢打、鯨魚也敢打,估計沒有大當家不敢打的吧!跟著大當家乾就是爽。
……
匠作營有製造霹靂炮的經驗,製造出捕鯨弩炮輕而易舉。
江海洋對捕鯨弩炮進行了試驗,並對其進行了改進。捕鯨弩炮和霹靂炮不同,霹靂炮是一次性將炮彈射出去,而捕鯨弩炮發射的是捕鯨叉,捕鯨叉尾部還拴著上百米長的繩子。捕鯨叉自重就近二十斤,繩子的重量也有二十多斤,而且繩子拴在捕鯨叉尾部,使阻力源源不斷地施加在捕鯨叉尾部,嚴重影響了捕鯨弩炮的射程和精度,所以捕鯨弩炮的有效射程隻有幾十米。
在後世,捕鯨船一般距離鯨魚米就必須進行攻擊,因為再近鯨魚就會受驚逃走。這是因為鯨魚遭受過捕殺。既然這個時代的鯨魚對人類沒有防範,為了保證準確命中目標,江海洋命令信號兵發出旗語,命令各捕鯨小組,儘量接近到鯨魚二三十米的地方再攻擊。
為了此次捕鯨,各戰船上都臨時換上了幾門捕鯨弩炮。
捕鯨弩炮的發射槽都是特製的,裡麵躺著一米半長的鐵質捕鯨叉,叉頭呈箭頭形狀,帶有倒鉤,叉尾係著繩子。為了不影響發射,繩子成一圈一圈狀擺放在弩炮前麵,末端連接著旁邊的浮桶,另一端騎在發射槽上,連接著捕鯨叉。機括是也是特製的,在卡住弩弦的同時,也可以卡住發射槽裡的捕鯨叉尾部,這樣,即使將弩炮衝下瞄準,發射槽裡的捕鯨叉也不會滑落。
由於船隊是在鯨魚群的後麵,又是逐漸接近的,所以,鯨魚群對船隊的接近沒有太大的反應,船隊得以順利接近到了距離鯨魚群二十多米的地方。江海洋怕再接近的話會適得其反,便命令各捕鯨小組各自選定目標,尋找機會進攻,然後命令死神號靠近離得最近的一條鯨魚。
各捕鯨小組立刻忙碌起來。
死神號上,操帆手、舵手等人忙碌著,在他們的控製下,死神號與鯨魚群裡的一條鯨魚保持著斜側方並行,這樣,船頭和右側舷的弩炮都可以攻擊鯨魚。
江海洋將弩炮瞄準了這條鯨魚,食指扣在弩炮機括上,他身邊的傳令兵緊緊地盯著江海洋。
右側舷的幾架弩炮也都瞄準了這條鯨魚。
此時,這條鯨魚依然怡然自得地在海水中遊動著,巨大的身體在海水裡時隱時現,不時地噴出水柱取樂,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降臨。
“嘣——”江海洋搬動機括,弩弦被突然釋放的聲音響起。
“嗖——”捕鯨叉在弩弦的推動下瞬間飛出,後麵拖著長長的繩子,像帶著一條尾巴,率先準確地擊中了這條鯨魚的,鯨魚發出一聲短暫的叫聲。
在江海洋的弩炮發射的同時,他身邊的傳令兵大喊道“右舷弩炮,發射——”
“嘟————”一短一長的哨聲在魔鬼號上響起來。
“嘣嘣嘣……”右側舷立刻又響起幾聲弩弦被釋放的聲音,數根捕鯨叉帶著長長的繩子飛了出去,也相繼射中了這條鯨魚。
鯨魚的身體猛地一震,顯然是疼的,它立刻開始下潛。
不一會兒,鯨魚的身影就消失在海麵上了。
“噗通噗通……”很快,死神號上的數個浮桶相繼被繩子拽入海裡,被拖在海麵上飛馳。過了一會兒,這些浮桶被鯨魚拖入海水裡,最後消失不見。
此時,其他幾個捕鯨小組也都開始對各自的目標發起進攻。
“嘣嘣”的弩弦釋放聲音不絕於耳,帶著繩子的捕鯨叉紛紛射向各自的目標。
在培訓的時候,江海洋告訴眾人,鯨魚根據種類和體型大小,浮上海麵換氣的時間從十幾分鐘到一個多小時不等,如果捕鯨叉射中的不是它的重要部位,而且,射中的捕鯨叉數量又少的話,它在水下待的時間就會較長,在它下一次浮出海麵換氣前,可能會追丟它。所以他強調,在捕鯨時儘量射鯨魚頭部和心臟、肺部,這樣,不用等到它下一次浮出海麵換氣,它就可能死掉並浮出海麵。如果射中它的肺部,它因缺氧也會提前浮出海麵換氣,這樣就可以再次攻擊它。
江海洋選擇鯨魚的心臟作為射擊目標,就是因為鯨魚的心臟非常大,即使稍有誤差也會擊中目標。在後世的2014年5月,新聞報道,一頭死去的藍鯨漂到了加拿大紐芬蘭的海灘上,這顆藍鯨心臟重量達到180千克,大小為15x12x12米,和一輛小汽車差不多大。
江海洋命令各捕鯨小組盯住自己的目標,隨時做好準備,當目標再次浮出海麵時,再次進行攻擊。於是,各捕鯨小組都追在自己的目標後麵。
不一會兒,捕鯨船隊就各奔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