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天下!
人的思維是有定式的,一旦陷入思維定式,人的眼光也將受到局限。
比如,明朝和大清的皇帝,隻想著怎麼穩固自己的統治,所以,他們就隻會盯著明朝和大清,這一畝三分地看,他們才會閉關鎖國與世界脫軌。江海洋想讓中國在古代就成為世界強國,甚至是世界第一強國,所以,他的眼光不僅僅局限於明朝大陸,而是盯著全世界。
江海洋對海洋和海軍,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深刻認識。
在曆史上,查理一世在登基後的六年裡,共建造了五十多艘戰艦,這就是有名的“船用款項艦隊”。由於他相信君權神授,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自然忽視了建成一支海軍,要給人員按發餉。結果,他的和苛捐雜稅,不僅得罪了全英國人民,就連他親手建立的海軍,也因為他不發薪餉,而對其不滿。導致在整個內戰中,海軍倒向議會派,使議會控製了英國周圍的海域和海岸,從而使議會政府能進行對外貿易,獲得關稅保障後勤,同時,阻止了保皇黨輸入武器彈藥等補給。
這是王軍失敗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所以說,查理一世也夠二的,就他這樣鼠目寸光不失敗才怪。連流氓地痞都知道要養幾個打手,他竟然連自己的打手都得罪了,還指望誰替他賣命呢?後來,他的侄子魯珀特親王企圖挽救危局,以少數戰船發動保皇黨人在海上戰鬥,但也很快被驅逐出歐洲海域,逃往加勒比海,最後,奧利弗?克倫威爾正是依靠海軍取得了勝利。
通過這個曆史就知道,海洋和海軍的重要性。
在古代,英國可以遠涉重洋多次侵略中國;在近代,日本可以渡海侵略中國;在現代,國可以打擊世界上不聽話的任何國家;就是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海軍。
這一點沃爾特?雷利爵士早在十七世紀初,就曾預言過。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江海洋想先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可以遊弋在世界五大洋上,占領和控製海上的各交通咽喉。這樣,他就可以通過控製海洋貿易,來控製全世界,通過快速攫取財富,來達到快速發展壯大,然後,再從海上一步步占領陸地。
他準備走海洋包圍陸地的路線。
他不是那些私欲極強的土老帽,當皇帝就是為了權利、財富、美女等,如果他隻是想當皇帝,根本不用如此匆忙;憑借他的知識,自己就可以研製出各種先進的戰船和武器來,然後,穩穩當當一步一個腳印,從大清手中逐步奪取統治權。
如果他真這樣做的話,等他研製成功時,早錯過了曆史關鍵點。那時候,大清已經穩固了統治,他也許還要花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將大清這隻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蠢豬打翻在地。那樣,他這一生也就沒有多少時間,來給華夏這片土地,注入新思想和新動力了,等他死後,他所創造的新局麵也保持不了多久,變成曇花一現,一切會慢慢重新回到曆史原來的發展軌跡上。
他要的不僅僅是得到華夏的統治權,這樣一個簡單結果。
他深刻的知道,想改變積弊已久的華夏,遠遠不是靠幾項新科技就能實現的。他要的是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全麵改造華夏的方方麵麵,最主要的是,改掉中國人長期以來的傳統陋習和羊的思維方式,變成狼而非羊。隻有這樣,才能讓華夏在古代,就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甚至是no1,即使到了後世仍然是世界的領導者,讓世界上每個角落的華夏兒女,都為自己是華夏子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綜上所述,他不能讓自己局限於某一點、某一方麵。
曆史上的1644年4月,清軍入關進占北京,開始了統一全國的進程。
現在,距離這個曆史關鍵轉折點,隻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如果在此之前,他還沒有做好準備,等大清羽翼豐滿、江山穩固了,他再想推倒其,將會花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現在他必須和時間賽跑。大清花費20多年的時間,才基本占領中國大陸,直到1883年占領台灣,花費41年時間才真正統一全國。這主要是因為鄭成功及其後人,占領台灣所致,所以,如果大清當初擁有強大海軍的話,將會大大縮短統一全國的時間。
人生很短暫,很多人還活不到41歲呢!就算一個人20多歲當皇帝,花費四十一年時間統一全國,,已經61歲了,其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實踐證明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解放大陸後,國民黨逃到了台灣島,同樣,也因為沒有強大的海軍,沒能統一全國。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後來的南海問題,因為一部分南海島嶼被台灣控製,才被南海那些小國有機可乘。
後世的國,是對海洋和海軍認識最深刻的國家。
從大航海時代到風帆時代,再到現代,戰艦從幾百噸變成幾千噸,再變成幾萬噸,甚至十萬噸級以上;木質風帆戰艦變成了鐵甲艦,又變成了航空母艦。
國不僅占領了海洋,擁有多支航母艦隊,使自己的海軍變成了藍海海軍,將五大洋成為自家的內湖,而且,致力於研究太空計劃,準備在未來建造天空母艦。到那時,其就更厲害了,航母艦隊還會因為海洋分布,而受到限製,但天母艦隊將不會受到任何限製,可以隨時隨地打擊任何目標。
上述事實無一不說明,必須擁有強大的海軍並控製海洋,才能稱霸天下。
當然,在未來占領天空才能稱霸天下,不過,那對江海洋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情,至少在未來的四五百年內,還是擁有強大的海軍,並控製海洋才能稱霸天下。他擁有幾千年的見識,也經曆過現代中國的屈辱經曆,他比誰都清楚海軍的作用,才製定了以海洋包圍大陸的戰略,所以,快速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是當前的重中之重。這就是他來英國的另一個目的。
他不是曆史上那些昏庸無能的統治者,更不是查理一世,他知道做事應該有主有次。現在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他向奧利弗提出了他的第二個條件。他要用火炮技術換取英國海軍的“海上主權號”和“王子號”,外加五艘排水量500噸以上的戰艦,以及包括菲尼亞斯?佩特的兒子在內,的一百名船隻設計和建造人員。
其實,早在來英國之前,江海洋就有了一整套計劃。
他要通過這趟英國之行,儘可能多的獲取各種資源,為自己贏得更充裕的時間。在他的計劃中,迎娶艾蓮娜、招聘英國的各種技術人員等,隻是其中幾項,還有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將英國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兩艘戰艦收入囊中,然後,建立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
現在,他雖然有人、有錢、有技術,但他唯一缺少的就是時間。
英國傾全國之力造這樣兩艘當世最大的戰艦,仍然花了三年多的時間,他可沒有幾年的時間,專門用來造戰艦。況且,即使他花幾年時間,自己造出兩艘這樣的戰艦,也解決不了多大的問題,他需要的不僅僅是兩艘這樣的戰艦,而是一支甚至多支這樣的巨艦艦隊,因此,他才幫助奧利弗登上了議會軍最高統帥的寶座。他就是想通過其,快速得到兩艘當世最大的戰艦。
這樣,他就可以對兩艘戰艦進行改進,然後再批量生產。
他知道,現在英國和荷蘭的戰艦雖然都隻有幾十艘,但再過幾年,這兩個國家的戰艦數量都會超過一二百艘,彼此增長的速度就像後世的蘇競爭一樣,而且為爭奪海上霸主的地位,打的昏天黑地。他想要稱霸天下,必須走在這兩個國家的前麵,所以,他不僅想要英國最大的兩艘戰艦,還想要英國的船隻設計人員,這樣,再加上他自身的先進知識和見識,在海軍方麵,他就可以遙遙領先於其他世界各國。
他要讓自己成為一隻具有攻擊性、時刻保持警惕的狼,而不是一隻希望世界和平、可以任人宰割的羊。其實,世界和平隻是人們渴望而不及的美好願望,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除非,消滅人類或者消滅人類的世界才會和平,但那可能嗎?所以,羊一直活在自己的夢想裡。
他的想法很直接,就是要在古代就擁有巨艦、擁有藍海海軍,控製海洋,進而稱霸天下。
菲尼亞斯?佩特確實是個人物。
1607年,佩特設計的船模,得到英國海軍大臣為埃芬厄姆?霍華德的賞識,並將船模送呈國王詹姆斯一世,國王“甚為欣慰”,於是委任佩特,在泰晤士河畔的伍爾威治皇家造船廠,建造此巨型戰艦。
當時,佩特才37歲,由此開始了輝煌的船隻設計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