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天下!
隻見,從北門至通往外城上層出口的一路上,橫七豎八地倒著荷蘭人的屍體。
怎麼回事?
原來,內城頂部遭到遠征軍的組合攻擊後,上麵的荷蘭人都逃到內城上層裡去了,造成上層裡人員擁擠。接著,城堡其他地方也遭到遠征軍攻擊,外麵的荷蘭人都藏進城堡裡,致使遠征軍沒有攻擊目標。後來,兩個座城門被攻破,上層的荷蘭人自然被派去增援,他們一出北門就被江海洋發現了,便命令四艘戰艦上的狙擊手狙擊,又命令霹靂炮發射霹靂爆炸彈進行空爆攻擊,結果,造成荷蘭人大量傷亡。
江海洋這樣做,既可以使佯攻城門看起來更逼真,又可以有效殺傷荷蘭人的有生力量,可謂一舉兩得。
現在,城堡各處露天的地方看不見活著的荷蘭人。
陸戰隊員們看不見垛口裡有麵荷蘭人,自然認為安全,便翻入城牆,然後,迅速緊靠佛力欣廉堡東麵的城牆站立,以減少被敵人發現和攻擊的可能性。其中一部分人舉起盾牌防守,一部分人舉起火銃警戒。城牆邊上,不斷地爬上來更多的陸戰隊員。
由於坎貝爾費堡距離海邊最遠,所以遭受的攻擊最輕。
此時,坎貝爾費堡裡的荷蘭人忽然發現,佛力欣廉堡東麵的城牆下出現敵人,都被驚呆了。對方不是準備從城門衝進城來嗎?而且,己方剛剛調兵去支援兩座城門不久,敵人怎麼就出現在這裡了呢?
很快,他們就明白了。
估計,這肯定是敵人的聲東擊西之計,準備從這裡爬到城堡上麵,於是一邊派人去報告,一邊從炮眼裡放冷槍,想騷擾和拖住敵人,為己方的援兵爭取時間。
希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往往荷蘭人在炮眼裡一出現,還未來得及射擊,就被負責警戒的陸戰隊員,或者四艘戰艦上的狙擊手們射殺了,有時甚至會被射中兩槍以上。
在此次戰鬥中,海洋銃的遠程狙擊效果得到充分體現。第一和第三艦隊的戰艦停泊在距離熱蘭遮城200米左右的海麵上,海洋銃可以輕鬆射殺城堡上的荷蘭人,但荷蘭人的火槍卻打不到戰艦上的遠征軍。
陸戰隊員們一麵攻擊坎貝爾費堡,一麵準備登上佛力欣廉堡。
現在,陸戰隊員們位於佛力欣廉堡的城牆下,由於角度問題不知道上麵是什麼情況,不敢冒然往城堡上拋飛虎爪,萬一上麵仍有敵人被發現就壞了。現在正好是上午,陽光正照射在城堡東麵,於是,陸戰隊員們立刻用小鏡子反射陽光,打信號聯係旗艦,詢問佛力欣廉堡上麵的情況。
小鏡子反射陽光,絕對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遠距離即時聯絡方法。
在古代的戰場上,想實現這種遠距離即時聯絡根本不可能,一般不是用騎兵就是用步兵去聯係,然後再把反饋的消息帶回來。戰場上,那些騎馬的傳令兵就是乾這個的,但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大多數情況下等不及反饋的消息,戰況已經又發生了改變。
就像現在。
如果陸戰三營沒有這種聯係方法,隻能和上麵說的一樣,派人回旗艦去聯係。那樣,一來一回沒有半個小時,也得20分鐘,他們早就暴露了。再有一種選擇,就是冒險派一個人登上城堡偵查敵情,但一旦被城堡上的敵人發現,就會變成麵對麵的對抗,那還不如從城門攻進城去更快捷呢!
此外,如陸戰三營無法使用鏡子反射陽光,還可使用旗語聯絡旗艦,在這個時代也無人能及。
很快旗艦回複,說佛力欣廉堡上麵安全。
帶隊的軍官一聲令下——登城。
做好準備的陸戰隊員們便紛紛將飛虎爪拋到佛力欣廉堡上,拉一下感覺勾住後便開始攀爬。
第一批陸戰隊員們三下兩下便登上佛力欣廉堡。
佛力欣廉堡的城牆下,負責警戒的陸戰隊員一直攻擊坎貝爾費堡,並分出幾人,在盾牌的掩護下靠近半圓堡,每隔兩三分鐘,就朝正對著這裡的炮眼裡投擲一顆飛天雷。
起初,坎貝爾費堡裡的荷蘭人還負隅頑抗,但在被射殺多人後便再也不敢靠近炮眼裡了,接著又被炸死更多人,便逃離了坎貝爾費堡。
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負責警戒的陸戰隊員隻有幾人輕傷。
佛力欣廉堡上。
陸戰隊員放眼望去,隻見,城堡頂部到處都是荷蘭人的屍體、殘肢斷臂及仍在燃燒的柴火,已經看不見一個活著的荷蘭人,因為,在之前的火攻、霹靂爆炸彈攻擊和海洋銃狙擊中,內城上層的荷蘭人不是被燒死,就是被炸死、打死,剩餘的荷蘭人都逃到中層去了。這層的中央地帶是一片圍成圈的房屋,但那些房屋不是倒塌了就是正在燃燒,隻有一少部分房屋沒有太大的損壞,估計裡麵也沒有荷蘭人了。
佛力欣廉堡很像後世的日軍方形崗樓,突出城牆外自成一體,隻有一個開放的角與整個城堡頂部相連。陸戰隊員們立刻在這裡豎起一排盾牌,並架起火銃建立警戒線,防止立足未穩而遭到敵人攻擊,從而確保城堡下麵的陸戰隊員能連續不斷地爬上來。
此時,帶隊的軍官命令信號兵發信號,通知旗艦他們已經登上城堡。
“砰!砰!砰!”三聲槍響。
“嗖!嗖!嗖!”三顆信號彈飛上天空。
“嗵!嗵!嗵!”三顆信號彈在空中炸開後向四周落下,並伴隨著黑色的煙霧,十分醒目。
由於白天信號彈在空中不明顯,特意加工使其冒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