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讓看似感慨,實則不露聲色的誇讚了一句。
小師妹聽趙讓如此說,臉色稍微平和了些,走到窗前,衝趙讓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說道
“你看到那邊了嗎?”
遠山如黛,夜色中,趙讓隻能看清大致的輪廓,但又怕自己看得太遠,不是小師妹指的地方,於是問道
“是那座模糊的山巒嗎?”
小師妹回道
“對,然後你順著山脊往下看。”
趙讓的目光移下來,看到山下此刻竟然還有星星點點的燈火。
“是那片亮燈的地方?”
小師妹點頭說道
“對,那裡是白鶴山的道藏閣,代掌教整個白日幾乎都待在裡麵,要是沒有事,會一直待到深夜才離開。他住的地方,就是距離道藏閣最近的那片弟子居所。”
“那他住的一定是這片弟子居所裡最大最好的院落,而且肯定在最中間!”
小師妹否認道
“代掌教知道自己每日早出晚歸,擔心影響弟子的休息,所以住在最邊上。院落也是最普通的,和弟子們住的沒有區彆。”
說罷,小師妹回頭看向這件屋子,比劃著說道
“大約隻有這件屋子的一半大吧,院子也是。”
趙讓好奇的問道
“你去過?”
小師妹回答道
“對啊!掌教沒下山前,代掌教每天雷打不動的都會抽出一個時辰的時間回到屋裡給弟子們答疑解惑,要是有人問的問題複雜,或是一遍沒有聽懂,他就會不厭其煩的一直講下去。每天到那個時間前,山裡的弟子隻要沒事的,基本都會去聽課,排隊的人能從安小院裡一直排到道藏閣門口!”
按照小師妹指引的方向,趙讓開始朝遠山下的道藏閣走去。
夜路漆黑,他把門口掛著的燈籠摘下來了一個,提在手裡,用以照明。
掛在門口的時候,這燈籠發出的光暖暖的,現在卻是一片慘白。
老人常說,燈籠掛雙不掛單,要是火變了色,更是大凶之兆。
趙讓並不迷信,但此刻看到燈籠的火的確變了,再想起屋子門口隻剩下一個燈籠,不由得心裡也泛起了嘀咕。
道藏閣所在的地方,若是走大路,要翻過兩座山頭。
畢竟那邊是乾道男弟子們的住處,男女有彆,和坤道之間隔開一座無人山峰也在情理之中。
但趙讓並不準備按部就班的順著大路走,那樣太耽誤時間。
先前那五人來時,是從山中的林子裡鑽出來的,趙讓便知道山林裡該是有小路。即便沒有,隻要把準了方向,也會比走大路近得多。
至於山林崎嶇的問題,對於趙讓來說根本不用考慮,當即提氣運勁,步法騰挪,在死山林間飛速穿梭,沒一會兒,就從另一頭鑽出來,站在道藏閣所在山峰的山頂處。
從上往下看,星星點點的燈火的變得更加通明。
白鶴山對弟子的要求還是較為隨性的,除了固定的早晚課必須要出席之外,其他時間隻要做完了份內之事,都可以自由安排,因此白日見周公的人很多,晚上化為夜遊神的人也有不少。
道家最講究一個“悟”字。
“悟性”有高低,但“開悟”的時候誰也說不準。也許是下句話說到一半時,也許是十年後,也許這輩子都不會有。
這些弟子們但凡覺得自己有了“開悟”的苗頭,定然會窮儘心力的去體悟。如果能一路勢如破竹,成就飛升修為,那現在耽誤的些許光陰還算得了什麼?位列仙班之後,那可是與日月齊輝,天地同壽!
自山頂往下,倒是有條修建齊整的石階路,看來那些研讀道藏的弟子們,也需要登臨山頂,體悟浩蕩。
“要是遇上個還沒睡的弟子就好了,還能給我帶帶路。”
趙讓心裡這麼想著,但直到他從山頂下到道藏閣時,也未曾遇到一個人。
“站住!”
辨清方向,趙讓正準備繼續朝弟子居住的那片院落走去,突然被人從背後喊住。
趙讓心頭一驚!
道藏閣門前是一片鋪了石板的大空地。
剛才他明明仔細探查過,四麵皆無人!
怎麼會有了冷不丁的從背後冒出來?
如果他不是開口說的站住,而是直接拔刀出劍的話,此刻自己想必已經成了一具倒在地下的屍體。
當家不敢托大,趙讓老老實實的轉過身來,說道
“前輩莫出手,我已經站下了!”
誰料趙讓轉身過來一看,發現開口之人根本不是什麼高道名宿,而是一個小男孩!
“哈哈哈,被我嚇住了!還叫我前輩!”
“這麼大個人,叫我前輩,也不嫌羞得慌!”
小男孩說著,還用手狠狠的在自己臉上剮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