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緩過勁來,哭著撲到他身上去廝打起來。
“大義滅親是吧,就你能是吧?”
“我問你,要你這個當爹的有什麼用?就這麼活生生的把遠兒送進宗正寺?”
伯遠侯頭痛不已,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呼延進帶著人出了伯遠侯府,董浩遠被五花大綁著,臉色灰敗。
侯府門口,早就呼啦啦圍了好大一圈看熱鬨的百姓。
其中,還有不少其他勳貴之家派出來打聽消息的下人。
在京城,看懂風向最重要。
“啊,你們看快看,真的押出來了!”
“長公主好大的威風,居然進侯府抓人,還是抓的少爺。”
“呸!他活該!什麼侯府五少爺,醃臢的下賤胚子!前幾日還調戲我孫女!”
“那五少爺,犯了什麼事?”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聽說和淳寧公主的駙馬在一塊,乾了見不得光的事,被長公主撞個正著。”
“當真?快詳細說說。”
這種公主駙馬的皇室秘聞,最能吸引民眾熱議,更何況還涉及兩位公主,其中一名還是在民間赫赫有名的長公主!
跟梅園事件相關的人,當然不願意此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心照不宣的選擇保密。
可是,一旦涉及背後的利益,就由不得他們了。
梅園裡的十餘名少爺,以勳貴集團和世家子弟為主,唯二的例外便是衛尉寺卿的薛仁蘇、和大理寺少卿家的三少爺。
清流狂喜。
寒門大喜。
這是什麼天賜良機!
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有典故的!
於是,朝堂上還未能吵出分曉,淳寧駙馬和十多名少年在梅園的故事,借由清流寒門之口,就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起來。
過程之香豔、版本之離奇。
讓人瞠目結舌。
秦瑤光聽著鄧嬤嬤稟完,一雙美眸睜得老大。
為了不汙了主子的耳朵,鄧嬤嬤還是撿了最能入耳的版本,說給她聽。
該說什麼好呢?
古人的想象力,真的不輸現代網友啊!
給點火花就能燦爛。
編得有鼻子有眼,什麼淳寧駙馬和餘七少的愛而不得,什麼薛家公子因愛生恨還委曲求全等等。
要不是當時她就在梅園,她就信了啊喂!
不過……
這所有的版本中,涉及她和淳寧的很少。
要說,她們的身份是最能激發想象力。
秦瑤光仔細問了,鄧嬤嬤搖頭,道“昨兒還風平浪靜,各種傳言,是今兒從伯遠侯府的五少爺被呼延將軍給抓去宗正寺後,才忽然興起的。”
“老奴留心了,確實沒有關於兩位殿下的。”
“就是那些梅園裡女子的身份,也很少提及。”
秦瑤光若有所思。
也是就說,在這些所有故事版本中,作為受害者而存在的女性,都美美隱身了。
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那些人家肯定是不願意家醜外揚的,昨日鬨出那麼大動靜,普通百姓卻不知道。
所以,這些流言,定然是有人在背後推動。
而背後推動的人不管是誰,顯然不願意得罪她和淳寧。
他們應該知道了自己收留了這些女子,還派人去贖身的事,所以不敢冒著得罪自己的風險,用她們來增加故事的香豔程度。
正想著,門外響起小丫頭的聲音“奴婢給五少爺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