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墓中來!
第137章知識
不過,沈家銘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把盛景帶走的,他給村子裡的老大哥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老大哥氣的罵罵咧咧的,一直說自己的兒子那是胡鬨,最後又是不放心的拜托囑咐沈家銘好好照顧盛景,說自己那個兒子從小就沒有媽,也不聽話,也不懂事,還要沈家銘多多包涵。
被老大哥嘮嘮叨叨的囑咐了一遍,沈家銘覺得自己的耳根子都要起繭子了,實在是天下父母心啊!這也難怪,這老大哥把盛景從小拉扯到大,又是當爹又是當娘的,自然是處處掛念自己的兒子的。
沈家銘和盛景說“你也聽到了,你老爹這是把你交給我了。你如果不聽我的話,胡亂搗亂,我可真要把你送回給你老爹的!”
盛景立即點頭保證,說自己絕對會保證聽話的之類的。
朱明輝一臉莫名地盯著沈家銘,最後忍無可忍地說“我說沈哥,不然你也彆去工作了,你就在家開個幼兒園吧,專招那種能看見鬼的小孩,你這反正也要照顧一堆孩子,你如乾脆就乾這個吧!”
沈家銘知道,朱明輝這是看著他又收留了一個半大的小夥子,故意與他說風涼話呢。他知道這是朱明輝與他抱不平,不過現在當著盛九洲和盛景的麵也不好與朱明輝解釋,也隻能讓他這麼憤憤不平下去了。
他們四個人就開著車,一路上走走停停的,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途中朱明輝也會和沈家銘換著開,本來沈家銘不同意,最後也就同意了。盛景對於沈家銘和朱明輝兩個大男人不怎麼感興趣。他對坐在副駕駛座上,一直低著頭玩手機的盛九洲更感興趣。
“你叫什麼名字啊?我看你一直都沒有說話,我叫盛景,我們兩個看起來一般大。你幾歲啊?要不然,我叫你一聲妹妹吧!”
“不需要!”盛九洲專心致誌地玩手機遊戲,頭也沒抬,更沒有回頭看他一眼。
盛景倒是沒有覺得自己被冷落了,那句話不是說得好嗎?漂亮的女人總是有特權的。那個女孩子長得那麼漂亮,對他冷傲也是正常的。
盛景正美滋滋的想著,忽然腦後勺就被沈家銘打了一下。沈家銘因為和朱明輝輪流開車,所以此刻才會過來與盛景坐在了一起。
盛景有些委屈地抱怨“沈哥,你乾什麼打我啊!”
沈家銘笑著看他,滿眼都是威脅,“她,是我的,你不許亂撩!”
他說完這話,朱明輝震驚地看了他一眼。沈家銘與朱明輝對視之後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剛才那話又歧義,立即解釋說“我是說,她是我妹妹,你就彆惦記著了!”
“沈哥,她是你妹妹,憑什麼我就不能認她當妹妹啊?何況,我都叫你一聲哥了,咱倆誰跟誰啊,你的妹妹不就是我的妹妹嗎?!”
“不需要!”又是一聲冷冰冰的拒絕,盛九洲毫不留情麵。
盛景愣了愣,滿臉委屈,似乎要找沈家銘說說理。沈家銘也是愣的,他記得他自己認盛九洲做妹子時,盛九洲完全沒有拒絕,難道是因為他是盛九洲複活的,所以她對他還是很特特彆的。
不過,這些不是沈家銘要思考的,既然他把盛景拉過來,就是想問問盛景關於惡鬼的事情,以及他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普通人該知道的一些普通知識。
盛景其實也算是自學成才,隻不過他接觸的大都是理論,所以很大的程度上,沈家銘還是從他這裡知道了不少。剛開始盛景講的時候,盛九洲破天荒地放下了手裡的手機,側頭聽了幾句。不過,她還麼有堅持到第四句的時候,就堅持不下去了,又轉過頭坐在副駕駛座低頭玩手機。
盛景剛開始講的可認真了,就怕盛九洲聽不懂,不過他講著講著就發現盛九洲根本就不聽他的,心情頓時就失落了,連著給沈家銘講都開始敷衍了。
“沈哥,你總是問我惡鬼複仇要怎麼辦?我其實沒有遇到過惡鬼,我生活的那個砂山村子你應該比我更清楚啊!除了周大壯那個鬼之外,所有的鬼都被那個什麼盛家九族第七族的女人給用來鬼養胎了!不過啊,你說的這個惡鬼複仇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因為許多資料裡都提到,不同原因形成的惡鬼的處置辦法是不一樣的,就像是鬼魂的處置辦法,多多少少都是不一樣的,你就這麼一直跟我說著什麼惡鬼的,我也沒有看見他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原因成為惡鬼的,沈哥,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和你說!”
朱明輝開著車,聽著盛景講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又想到自己的好兄弟大胖,忽然有點羨慕沈家銘了。不管大胖是因為什麼原因變成現在這個模樣的,但是隻要沈家銘能看見鬼,他就能看見大胖。他卻是不如沈家銘的,看不見鬼,也看不見大胖,人生全是遺憾。
他開著車,無意瞥了一眼盛九洲,見她一直低頭玩手機,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頓時有些生氣,沒話找話與她說“我說,妹子,你聽到了盛景的那些話,怎麼一點都不感興趣?你就是一點都不關心的嗎?”
盛九洲終於是有了反應,放下手裡的手機,斜著眼睛,涼涼地看著他,“你想讓我關心什麼?”
“就是關心關心我們,關心關心這裡的一切!你不覺得沈哥對你很好嗎?你自己那麼另類怎麼就……”
“朱明輝,你說什麼呢?阿九,你彆聽他的,他就是亂說的!”沈家銘正在與聖經說話,沒想到朱明輝那邊和盛九洲杠上了,他立即當了合適佬。
不過,這一次盛九洲顯然也不想退讓了,直接問了一句“你想讓我說什麼?說你們的朋友大胖為什麼會變成惡鬼嗎?你們……真的想要知道原因嗎?”
她目光冷冷地看著朱明輝,最後又轉頭去看沈家銘,與沈家銘的目光相對。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