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廠裡,最多也就是製作兩米左右的瓷板”。
“這已經是我們廠裡的極限了”。
“而且我們的窯爐,也放不進去這麼大的瓷板”。
“就算是勉強放進去的話,燒製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瓷板的燒製要熱力均勻”。
“如果燒製不當的話,很有可能會裂開”。
“而且這麼長的長度,我們也很難保持一定的平整性”。
此時汪師傅直接把製作的難點給說了出來。
畢竟這是首先要麵對的問題。
這時候汪師傅說完之後,劉師勝也開口道。
“汪師傅說的沒錯”。
“像是要燒製這樣的瓷板,就算是最大的窯最多也就是燒製五米左右的瓷板”。
“我們廠裡還沒這樣能燒製五米瓷板的窯爐”
“而且不管是窯爐還是瓷板的收縮都是現在很難克服的問題”。
“按照我們廠裡的情況來說的話”。
“我們廠裡最多能燒製出兩米左右的瓷板”。
“把瓷板控製在兩米左右的話,我們也能控製良品率”。
汪師傅和劉師勝的話,得到了在場大多數人的讚同。
畢竟他們按照自己的專業領域這樣表述的話,也沒有什麼問題。
這時候魏廠長聽了他們的話後,他不由對著在場所有人道。
“既然按照汪師傅和劉師傅的說法”。
“一體成型的路子肯定是行不通了”。
隨後魏廠長又把自己的目光望向了汪師傅,然後對著他問道。
“如果按照分割製作的方法”。
“您認為哪種方法最好?”。
汪師傅沉吟片刻之後,他不由對著魏廠長回答說。
“如果按照分割來弄的話,我建議分割成五塊”。
“這樣的話,可以保證每一塊都可以保持一定的光滑度,還有平整度”。
“這樣的話,就算是有哪一塊有瑕疵,我們也能隨時更換新的瓷板”。
“而且我們還需要保證每一塊的顏色,都保持統一性”。
“從目前我們廠裡的良品率來看,這種兩米的大瓷板,能保持一定的良品率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不管是其他器型的燒製,還是製作都會造成偏差”。
“再大一點的話,殘次品也會跟著增加”。
李峰聽完汪師傅的話後,他才明白。
瓷板越大,製作的難度反而越大。
其實也就是會發生的問題會變多。
根據李峰所了解的。
瓷板燒製完之後,還要經過打磨處理才行,特彆是上完釉之後,很有可能會發生縮釉或者散釉的情況。
汪師傅這麼說的話,基本上把所有可能遇上的問題全部給說了出來。
畢竟這可是大製作。
總不能因為一些疏忽,而遺漏一些問題。
就在這時候。
朱副廠長突然對著汪師傅開口道。
“汪師傅!”。
“如果是使用電窯的話,那是不是能解決良品率的問題?”。
朱副廠長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在場大多數人都把自己的目光望向了汪師傅。
畢竟在拉胚方麵,汪師傅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