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當然也是一一回應。
畢竟李峰現在在彩繪車間也是有點名氣的畫工了,所以李峰在繪畫車間,還是有點排麵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峰現在算是鄧師傅的接班人一樣的存在,所以就像是張解放、蔣飛這樣親傳弟子也都是對李峰客客氣氣的。
在這個時代,手藝好就是這麼吃香。
他們兩個雖然跟著鄧師傅的時間比較長,但手藝的確是沒李峰好。
這也是通過了時間和事件考驗的。
畢竟之前的幾個項目,李峰都是有參與的,而且李峰還在項目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而他們的話,則沒這個能力,如果他們有這個能力的話,鄧師傅早就讓他們上了。
也就不會等到現在還不讓他們參加國家項目了。
畢竟鄧師傅也是比較願意給新人曆練機會的。
因為在這個廠裡,也沒那個師傅敢完全放手給徒弟去施展的。
也就是鄧師傅敢這麼做了。
隻不過張解放跟蔣飛的手藝,沒入鄧師傅眼,不然的話也就不會跟現在一樣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人與人的能力,並不能一概而論,而且李峰還有係統的加持。
所以李峰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能趕上國家項目,在這個陶瓷廠也是屬於很厲害的那種人了。
因為在這個陶瓷廠裡麵,能參加國家項目的人,其實並不是很多。
其中還包括了整個七十二道工序的工人。
像是瓷板,就是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來做的,上釉的話也是一樣。
而燒製的話,還是一樣。
隻不過!
繪畫的時候,要根據題材來選擇主筆畫工。
所以這一整套流程下來,能參與的人也就是寥寥十幾個,但像是上一次要協調的話,至少得讓副廠長級彆的廠領導來做工作。
畢竟這是廠與廠之間的合作。
如果沒有點重量級的人物,也不好協調兩個廠之間的合作。
畢竟五星陶瓷廠與通州的陶瓷廠隻是合作關係,並不存在隸屬關係。
所以沒有大誰一頭的關係。
之前的時候,李峰聽說燒窯師傅跟上麵提過了引進電窯的事情。
隻不過目前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李峰此時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如果換成電窯的話,那至少就不用每一次燒窯的時候都要用磚把窯給封起來,然後燒製完畢之後再拆。
這樣的話,也節省力氣。
而且最重要的是,也可以不用一直盯著火候看了。
畢竟是有數顯的。
隻要看數字就行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燒窯師傅隻要把控一些最重要的時段就行了。
因為李峰聽說,在某些最重要的時候,要調節溫度。
但具體要實施的話,李峰也不太懂這個。
不過引進電窯的話,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提高良品率。
良品率一直都是燒窯的重點。
燒製的溫度,就是影響良品率的主要原因,而關於顏料或者手法而產生的次品反而在其次。
李峰知道的這些,都是經過了總結的。
畢竟李峰在這裡也乾了一段時間了,他對於陶瓷廠一些事情也摸的比較熟悉。
所以李峰才能知道這些。
如果是外行的話,幾乎根本就不知道這些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