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穿越曹昂,從截胡鄒氏開始!
嘩——
帳中一片嘩然。
諸多目光掃來,有不屑、嘲弄、憤怒種種情緒。
唯獨缺了欣賞。
就連周尚本人,也是臉皮一抖“公瑾,莫要胡言!”
遲了。
袁術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
周瑜,字公瑾,出自二世三公的廬江周氏。
周瑜跟隨周尚來投後,其實袁術對其頗為賞識長得好,出身尊貴——袁家人就喜歡這種人才。
然而,周瑜對於袁術的鼠目寸光卻頗為鄙夷。
幾次任命,都推辭不就。
故而,此番周瑜提出異議,使得袁術麵露異色“你有何看法?”
周瑜拱手道“主不因怒而興兵,袁公因受辱而與曹決戰,已是被動。”
“如果再跟隨曹氏一同分兵,那便被對方徹底牽引。”
“兩軍對壘,先在無懈,而後求勝。”
“隨敵動而動,必破綻百出,不久將敗。”
“如今我軍……”
“豎子!”
周瑜剛道出問題所在,還沒有給出解決方法,便被袁術憤怒打斷。
前番廬江失手,就已讓他對廬江籍的大族不滿了。
這其中,又以橋氏和周氏為最。
此刻,周瑜的言語,徹底將他激怒。
劍指周瑜,恨聲開口
“區區腐儒,加冠小兒,知甚兵事?”
“安敢在此胡言,亂我軍心?!”
“不是看你出身名門,今日必斬你狗頭,以祭我旗!”
“滾!”
周瑜臉上,無怒無懼,平靜後退“告辭。”
周尚告罪一聲,匆匆追來,歎道“公瑾!你平日裡最為聰慧,為何今日要激怒他呢?”
“不激怒他,隻怕我們遲早要為他陪葬。”周瑜語出驚人。
周尚驚問“何解?!”
“從大局而言,袁氏若有大誌,當先定揚州,內除異己,積糧練兵,坐南以待中原大變。”
“等曹、呂、劉各家廝殺之時,再趁機率兵北上,進可問鼎中原,退可依淮、江而守,先天不敗。”
“原先,他手中局麵,可以說是天下之最。”
說到此,周瑜搖頭失笑“但其人目光短淺,隻知眼前利益,貪食土地而不化,內部派係林立、將士戰心不足、百姓人心背離,如何做大?”
“從此戰而言,曹氏雖兵少,但已占據主動,強行與之決戰,便是真的僥幸獲勝,也隻能便宜其他人罷了。”
周尚驚其高見,又問“那公瑾認為,此仗他該怎麼打?”
“不打!”周瑜笑道“不能攫取足夠利益,不能有益於全局,又無絕勝之把握,何必要打這一仗呢?”
“不能長視,注定難勝啊。”周尚歎息一口“離開此處,公瑾打算去何處?”
“我先去尋孫伯符,大人您回去接走家人,再同去吳郡吧!”周瑜道。
“好!”
周尚點頭,二人分頭行動。
周家兩人走後,袁術一邊安排分兵,一邊下令再次展開進攻。
不久,袁術得知兩人徹底拋棄袁氏而去,勃然大怒,派人前往廬江截殺周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