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穿越曹昂,從截胡鄒氏開始!
“你認得?”
“當然認得!”夏侯竹連連點頭“他與我同鄉,又與我堂兄相交甚好。”
“早些年,我們鄉人推舉他為鄉軍首領,便是他與我堂兄帶著部眾去投公孫瓚的。”
曹昂眼睛發亮“他如今在何處?”
“還在鄉中。”
根據夏侯竹所言,早在初平四年(193),趙雲便因兄長喪故之因,離開公孫瓚回到鄉中。
到如今算是第五個年頭,一直待在鄉裡,侍奉老嫂,同時每日練習槍馬。
趙雲自幼父母俱喪,尤長兄養成,事兄長如父、事嫂如母。
可即便替兄長守孝,也不可能說在家一待就是這麼多年。
顯然,趙雲是不想在公孫瓚手下混了。
至於緣由……曹昂蹙眉“莫非是因為公孫伯圭不遵漢室?”
“公子說笑了。”夏侯竹連連搖頭,似自嘲一笑“願遵漢室的人多了去了,哪輪得到我們這些草民呢?”
當今這天下,尊奉漢室的人,主要分為四大批
第一,漢室宗親,如過去的劉焉、如今的劉表,但他們口中的漢室未必是天子那個劉,也可以是自家頭上那個劉!
第二,入腦徹底的讀書人,純粹而熾熱的書呆子,不解釋。
第三,良知未泯的世家,他們自認為承漢德、食漢祿。
第四,為漢累世效力,心有極強榮譽感的將門世家——如有能力提前結束董卓,但因死忠漢室而不願有半分逾越的皇甫嵩。
至於其他人,尤其是底層人,他們的追求就隻有一個天下太平,吃飽飯。
誰對我們好,我們就維護誰。
在趙雲投靠公孫瓚時,公孫瓚自己都納悶,問他為什麼舍棄身邊的袁紹,而投靠更北邊的公孫瓚。
趙雲大致回答如此天下這麼亂,我們老百姓也不知道誰好,無非是投仁政所在罷了。
聽到這,曹昂是一臉納悶“公孫伯圭?仁政?”
公孫瓚死扛異族,這是他功績所在,曹昂絕不否認。
但要說這人統領幽州,那可跟仁政二字完全不沾邊啊!
夏侯竹哭笑不得“我們哪懂那麼多?隻見著幽州地處邊郡,之前數年卻頗為太平,因此心生向往罷了。”
曹昂道“幽州太平,治政有道,那是伯安公的功勞啊。”
伯安公即劉虞,宗室大臣,原大司馬、太傅、幽州牧。
其人治政以仁,四海敬仰,就連異族都臣服於其人魅力之下。
後來袁紹韓馥有意推舉他為帝,被他一口回絕。
幽州內部治政之功,全拜此功所賜。
“是啊!”夏侯竹苦笑“我兄長他們也是到了之後才知道這件事,而且伯安公還讓公孫伯圭殺了。”
這特麼的……
趙雲這幫人想投‘仁政所在’,所以離開冀州跑去幽州投靠公孫瓚。
結果公孫瓚一刀嘎掉了那個真正的‘仁政之主’……
殺了劉虞後,公孫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的臭毛病曝光了出來。
他不但拿百姓不當一回事,還放任手底下諸將剝削百姓,‘諸將家家各作高樓,樓以千計’。
難怪在家一蹲這麼多年,這是讓公孫瓚給整抑鬱了啊。
“不好!”曹昂忽然一拍大腿“劉玄德不是去了冀州麼?”
夏侯竹很聰明“公子有意征召子龍?擔心他會被劉玄德截下?”
“不錯。”曹昂點頭“他與劉玄德有舊。”
“這我知道,我堂兄與我說過。”夏侯竹道“但,子龍此時未必會投劉玄德。”
“你怎知道?”
“子龍請辭歸鄉時,劉玄德便出言挽留他,子龍不願背德,婉拒其邀。”
不願背德,背什麼德?
故主之德!
雖然公孫瓚不靠譜,根本不是趙雲理想中的明主。
但在他看來,自己與公孫瓚依舊有主臣之情。
如今公孫瓚還活著,自己卻跟劉備走,這就是‘事二主’。
這是一種固執的觀念主君可以拉胯、可以不爭氣、可以與我理念不合,那我就離開你,但這不是我跟著彆人走的理由。
夏侯竹接著道“如今劉玄德投入袁氏門下,而袁氏尚在與公孫伯圭交戰。”
“若是子龍投靠劉玄德,不是攻伐故主麼?”
聞言,曹昂恍然而喜“有理!”
陰差陽錯……錯得好啊!
曹昂當即拍板,給夏侯竹以曲侯待遇,為他專款錢物,讓他負責聯絡趙雲。
夏侯竹麵露難色“主公之意我理解,隻是如我方才所言……子龍這個人相當固執,如今公孫瓚尚在,他未必會應召而來。”
“不急!”曹昂揮手,道“先打好關係,其他的可以慢慢來。對了,你可知有甚他急缺之物?”
“子龍此人,不喜錢財,不好美色。”夏侯竹道“不過,趙家嫂子身體不好,這兩年更是每況愈下。”
曹昂當即修書一封,命人送往潁川,交給華佗。
撈了個郝昭加令狐邵,還摸到了趙雲的消息,這使得曹昂心情大好。
“虎牢關一戰,收獲甚豐!”
張楊退兵,西線被曹昂奪回。
受影響最大的,是李郭二人。
轘轅關前,他們已啃關四日。
第五日,得知張楊退兵,袁大財主可能會斷糧,直接原地開擺不攻關了。
而最為畏懼的,是吳碩、魏諷和那幫回遷大族。
畏懼曹昂,是其一曹昂已退張楊,若是再退李郭,那自己等人還能往哪跑?
到時候曹昂屠刀落下,怕是一個人都走不脫!
因西部失,導致糧道不通,畏懼李郭失控是其二。
自迎接李郭當日被‘誤傷’數百人後,他們雖膽戰心驚,但過的倒還算太平。
袁紹威望確實不小,加之李傕、郭汜兩條餓狼喂飽了,暫時沒向他們下嘴。
偶有軍士亂來,那也屬個彆現象——涼州軍曆軍紀敗壞,這是小事。
可問題是,如今張楊退去,袁公錢糧失去了最便利的通道,若是供應一時上不來,那李郭保不準就對自己等人下嘴了!
為了自保,也為了搞死曹昂,他們咬牙自掏腰包,給李傕、郭汜湊了一筆好處。
由魏諷、吳碩帶領,辛評做中,眾人聚於軍營。
李傕郭汜手持各家呈上禮單,眼中貪光大盛。
當即拍板,表示今日繼續進攻,讓眾人寬心回去。
“不過……”
眾人高興時,郭汜卻道“將士軍頭賣命,為的就是求財。我的人會照舊攻關,但各位家主承諾的好處,可要記得送來啊!”
“一定!一定!”
“豈敢戲弄二位將軍?”
眾人連連點頭。
隨後,吳碩又詢問“依兩位將軍看,何日破得轘轅關?”
“快則十日,慢則半月。”李傕大手一揮“曹洪雖憑關死守,但我涼州男兒不畏死,冒著箭矢攀上關樓與他們對砍。”
“再消耗幾日,他手下便要崩潰了。”
“如此,破許都在即!”
得到這個回答,眾人滿意離去。
他們還得及時趕回,將答應的東西籌備好再送過來。
辛評起身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