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女英風情萬種的點了點頭,行禮後跟隨湯啟出了皇儀殿。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待皇兒和蓁兒大婚後,便也納英兒為妃,儘快為我大周帝室,開枝散葉。”
柴宗訓心道:
“周氏姐妹不愧是官宦家的司徒之女,這討好人的嘴頭功夫當真是一等一的。
因此次行功的地點幾乎都在大周國境內,不須刻意隱藏形蹤,隻在赴直沽寨時,有與遼人發生衝突的可能,為保證行動的成功,此次出征,張詠挑選了“龍驤衛”軍中千名精銳隨行。
“啟稟陛下,自年前接到陛下聖旨後,我國主和諸位大臣立即準備妥當,派遣臣護送周司徒之次女前來汴京麵聖。”
且現在李煜君臣還期盼著能與大遼聯姻,取得大遼的庇護。
和朝露比起來,可說春蘭秋菊,各有千秋了。”
“女英姑娘放心,朕必會照顧好你的。你先去參見母後罷。”
相比起開熙元年前往揚州城時所見,田野間多了許多穿著整齊粗布衣裳的幾歲孩童,有男孩女孩,都在歡快的追蜂捉蝶,土裡挖泥鰍。
當天傍晚,處理完政務後,柴宗訓前往母後的寶慈殿,一進殿,卻見周女英正陪著符太後說話,逗得符太後不時哈哈大笑。
在大周中部及東北部各州一路騎馬行來,張詠等人隻見阡陌間遍地是這1、2年新墾的田畝,元宵節剛過,許多百姓已開始在農田中翻土耕作,做著春耕的準備。
柴宗訓向殿中之人看去,隻見為首之人,是一名二十五、六歲的青年,氣質頗為文雋,正是南唐國主李煜的七弟、楚國公李從善。
若登、萊二州的大周水師,在海麵上截獲唐國北上與大遼和親的李芳儀一行,那是最好。
即使李芳儀一行躲過了海上大周水師的追緝,最終仍隻能在周遼兩國邊境線附近的直沽寨碼頭上岸。
見禮後,符太後道:
眾人出汴京後,一路向幽州而行。每隔幾日便收到來自登、萊二州的龍驤衛情報,仍未發現唐國李芳儀等人的行蹤。
母後這幾年來,為我大周社稷操勞,以後也該在宮中過些輕鬆愜意的日子了。”
柴宗訓點點頭,知道李煜等南唐君臣貪戀奢華,大周的大軍不至,他們是不會願意放棄榮華富貴投降的。
“眾位愛卿平身!”
“你便是周司徒之次女周女英?果然是國色天香,媚骨天生,賜坐。”
柴宗訓心兒一蕩,笑道:
豈知汝國主竟敢暗中支助逆賊王全斌錢糧,鼓動其造反?!”
李從善謝恩道:
“我大周在陛下英明治下,幾年下來,幾乎不再有孤兒。
柴宗訓笑道:“母後喜愛英兒便好,就遵母後之意。
柴宗訓於是以國宴招待了李從善一行人三日,便放他們回去了。
柴宗訓也不揭破,道:
“看在李煜立即護送周女英前來汴京見朕的份上,此事朕便不為已甚。”
周女英站起身來,美目看向柴宗訓,嬌聲嚦嚦的道:
真好!”
周圍的衛風等千名龍驤衛皆點頭稱是,眾人在春日暖陽斜照下,沿著開滿不知名野花的田間小路,打馬向東北方向奔馳行去。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