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疆!
第一百一十八章落腳
第四場比試是四天王趙山貓,和二憨子的雙人對決,這場比賽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
因為這次比的不是誰的槍法好,誰的武功高,誰的力氣大,而是慈禧太後常說的,西方人的奇淫異巧,但就是這玩意才是,當前中國人最陌生的東西。
對於西方的堅船利炮,中國人輸掉了甲午戰爭,遠的不說就是日本人手裡的槍炮,其性能也在國軍裝備之上,這個是當前時局,領導階層不可否認的。
所以擺在二憨子和趙山貓眼前的東西,在圍觀的眾人眼裡都是西洋利器,可以說是天工開物,非人力而能為之的東西。
其實當前擺在桌子上的東西,就是用車床製作的兩件孔明鎖,這種東西他原本就出自中國,可是當時在場的大多數人,卻把這種東西當成了西洋玩意。
這多少就有點像中國的佛教,起於印度興於中土,這些科學技術就像是中國的四大發明,哪一個不是從中國走向世界的。
但是到了後來世界好像並沒有,因為中國對於世界的貢獻而感恩戴德,反而卻利用指南針和火藥這兩種東西,讓世界上大多數的子民淪為奴隸,成為西方列強的盤中餐和剝削的對象。
這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講到最後這一係列的發明創造,歸根結底還是能從中國,找到它的根源的,隻不過這些科學技術,是在這些東西的基礎上,被西方人改進罷了。
這些大道理小夥計自己可是不會懂得,但是他現在的職責和使命,自己是不會忘記的,那就是手裡的銅鑼必須敲響,他對於桌子上的孔明鎖那是一竅不通,可是他對自己手裡的銅鑼,可是相當的了解的,隻要你用右手的囉錘去敲擊鑼鼓,那麼就意味著比賽開始。
小夥計馬上親自點燃了一隻香,然後把這支香放在兩人中間,作為時間依據,另外又搬來一個計時用的沙漏,和點燃的香火放在一起,這樣也是起到了雙保險的作用,萬一在比賽中燃燒的香火出現了情況,那麼沙漏還能作為另一種補救措施,不至於到時候束手無策。
這也算是小夥計提前製定的,應對突發情況時的一種預案,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小夥計絕對是一個,特彆能辦事的人,也可以說不論是在那個時代,這種會辦事,能給領導辦事的人,到什麼時候都不會吃虧的。
相對於這個擺在桌子上的孔明鎖,它的結構原理,還是要比一門火炮上的炮閂,功能和構造簡單的多。
所以此時這件結構複雜的孔明鎖,在二憨子的手裡被耍的團團轉,頃刻之間就被二憨子給拆解的七零八落,成了一堆廢鐵零件。
反觀對麵的趙山貓就沒有這麼輕鬆了,此時他正在手忙腳亂的分解著,桌子上的孔明鎖,但他現在可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像對麵的二憨子那樣胡亂拆卸,因為在分解這個東西的時候,如果不把每一個環節都記住,那麼你隻要安裝錯了一步,那麼等著你的就是功虧一簣。
就在四天王趙山貓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才把眼前的東西,都分解完畢以後,抬頭一看對麵的二憨子,已經開始在安裝桌子上,散落無序的零件了。
在眾人的觀摩下,二憨子像是小孩子搭建積木一樣,在香火燒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就已經把一桌子零件又重新拚湊起來,而此時的趙山貓還在為,手裡的一個零件,不知道怎麼安裝而發愁呢。
隨著小夥計手裡的銅鑼響起,也宣布第四場比賽的結束,二憨子毫無懸念的贏得了這次比賽。
同時小夥計也成了,這次事件中的一個受益者,隨著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的完勝,他也徹底的擺脫了辦事不利的尷尬。
同時兩個人不凡的身手,也徹底征服了山上的大小土匪,就連坐山尊虎爺,也徹底被眼前這兩個,年輕人的本領給折服了。
要說這打虎山的大當家可不是白當的,這腦袋轉動的就像汽車的輪子一樣,這臉色變的比翻書都要快,馬上吩咐大家就地在教軍場打擺筵席,給趙崢嶸和二憨子兩位好漢接風洗塵。
這個場景可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了,他年階下囚今朝座上賓,這一轉眼的功夫兩個人就成了,打虎山上的客人了,當然這個角色的轉變,還是憑著兩個人的本事賺來的。
山上的嘍囉們一聽大寨主要設宴,馬上就來了精神頭,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就是地主家裡也沒有餘糧啊,這腸子裡的油水可以說是少得可憐。
這次山上要大宴賓朋,下麵的人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吃上一頓大魚大肉打打牙祭。
所以山上的人馬上就行動起來,各負其職殺豬的殺豬,宰羊的宰羊,就是沒有撈到角色的,也知道去燒水劈柴,這個時候整個山寨上就像是過年一樣,就差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了。
在大家夥的共同努力下,不消半日一頓豐盛的的大餐,就擺在眾人麵前,要說這江湖兒女也是有優點的,首先大家都是尊重強者的。
剛才趙崢嶸和二憨子,在比武場上技壓群雄,這會山上的四大天王也都對,這兩個年輕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在一個桌子上坐下,也開始推杯換盞開懷暢飲了。
但是就在這一片祥和的氣氛中,大家誰也沒有注意到三當家的李大蟲,臉上似乎有一絲不快,但是就在他真情流露的一瞬間,自己也覺得在這種場合,似乎是有點失態了,就馬上端起眼前的酒碗,把這個片段掩蓋過去。
這個小小的環節卻沒有,逃過虎爺的眼睛,但是坐山尊還以為李大蟲,是覺得剛才自己在比武的過程中,失了麵子在眾人麵前多少有點掛不住臉了,所以也就沒往深處想。
可是他哪裡知道,這個三天王李大蟲,平時是一個傲慢驕橫慣了的人,他哪裡能夠咽下這口氣。
雖說在眾人麵前一時還不好發作,但是可並不代表他會化乾戈為玉帛,在他的字典裡那是根本不存在,渡儘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話的。
可以說這個人的性格本來就是,一個嫉賢妒能,陰險狡詐,小肚雞腸的人,不如他的人他看不上,比他強的人他又恨不得一下子,把這個人給拉下馬然後踩到泥裡去。
但他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在這種場合在酒桌上如果要發作,那麼他今天是要犯眾怒的。
現在如果自己和眼前的,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過不去,那麼他就等於是和其他的當家的過不去,這種費力不討好的買賣,他才不會去做呢。
突然他想起了前幾天在山下,遇到一個在天津偽軍裡麵當差的朋友,由於兩個人當年在一起混過,這次無意中在他鄉相遇,這也算是他鄉遇故知了。
當然是要在一起喝酒的,在酒桌上這個黃狗子,曾經給他透漏過一個消息,說是日本皇軍鬆下一郎太君,最近要擴編皇協軍的編製。
也就是說日本人要讚雞毛湊單子,你拉上一個班的人,那麼你就是班長,你要是拉了一個排,那麼排長就是你的,當然連長團長以此類推,這就完全看你的個人能力了,接著這個黃狗子又鼓動李大蟲,自己拉隊伍下山投靠日本人。
這搖身一變就是連長團長也說不定了,何必再這窮山溝裡躲著混日子,就連喝酒逛窯子,找女人都不方便,而且還要處處遵守山規戒律,上麵還有個坐山尊,在自己頭上壓著,這什麼時候才能自己當老大說了算。
這個黃狗子翻著母狗眼一看,對麵沉默不語的李大蟲,知道自己的話他聽進去了,接著馬上就開始趁熱打鐵,繼續說道這常言說道,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在當今這個時代,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久居人下,依我看這梁山上的好漢,當年那可是八百裡水泊,到最後還不是被朝廷詔安了嗎。
這虎嘯山林終是賊,還是趁早搏得一個功名,換取一場富貴才是王道,什麼他媽的江湖義氣,要我說還是封妻蔭子,整日裡吃香的喝辣的實惠。
雖說咱們抱得是日本人的大腿,可是現在隻有日本人他腰杆硬不是,就是乘涼也要找一顆大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