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疆!
第二百七十四章在闖鬼門關
鬼門關是神話傳說中,陰曹地府的一個關隘。
現實中,鬼門關地處今廣西省,由於地處熱帶,亞熱帶潮濕環境,古時候這裡瘴氣滋生,蚊蟲鼠蟻繁多,夜裡被一團白霧籠罩,鴉雀悲鳴,甚是可怕。
古稱陰陽道古代為通往欽、廉、雷、瓊和交趾的交通重要,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交趾,經此勒石,殘碑尚存。
因其瘴癘尤多,去者罕有生還,諺雲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故名鬼門關。
就在趙崢嶸準備帶著小分隊,再次穿越野人山回國的時候,孫將軍特意約見趙崢嶸兩個人,進行了一次有關穿越野人山的談話。
要知道孫將軍在上次戰略撤退的時候,並沒有按照委員長的指示,穿越野人山回國,而是帶著自己的部隊去了密之那。
他雖然沒有親自穿越野人山,但是這片原始森林裡的凶險,那是難以想象,趙崢嶸是有過翻越野人山的經曆的,可以說用九死一生來形容,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接著他對孫將軍說道,長官當時帶著部隊,來到這裡的抉擇是絕對正確的,您的這個決定拯救了千萬將士的生命,這絕對是功德無量的義舉。
孫將軍聽了趙崢嶸的話,隻是無奈的搖頭苦笑道,有道是自古君命不可違,我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已經違逆了君命了,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安知君命不可違也。
但是為了手下袍澤們的萬千性命,我也隻能是明知不可違而為之了,有道是太平本事將軍得,將軍那得享太平。
我又豈能不知道穿越野人山,就像是過鬼門關一樣凶險萬千,我不怕戰場上的屍山血海馬革裹屍,可是我見不得自己的袍澤將士倒斃在撤退的路上,屍痕遍野白骨成堆,這種無謂的犧牲是軍人的恥辱。
接著孫將軍滿是淒涼的望著祖國的方向,詠讀了明代廣西人朱琳,寫的一首描寫鬼門關的詩句。
北流仍在望,
喜出鬼門關。
自幸身無恙,
從教鬢已斑。
昔人多不返,
今我獨生還。
回望瓊山縣,
昏昏瘴癘間。
抒發自內心也想帶著兄弟們踏過野人山,回到祖國的懷抱,在國門之前儘情釋放著狂喜與激動,似乎穿越的不是野人山這座鬼門關,而是那扇生死榮辱之門!
趙崢嶸此時也從字裡行間中,敏銳的洞察到了孫將軍內心的波動,沉默片刻思索一下在曆代經過鬼門關的名人中,不得不提宋代蘇軾。
趙崢嶸隨即也詠讀了一首,蘇東坡曾經寫下的詩句,訴說過野人山這座鬼門關的凶險。
自過鬼門關外天,
命從人骨甕頭船;
北人墜淚南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