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疆!
第二百八十五章鬆山戰役
鬆山戰役又稱鬆山會戰、鬆山之戰,是滇西緬北戰役中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遠征軍進攻鬆山,本次戰役完成了將戰線外推,打破整個滇西戰役的僵局,同時拉開了全麵反攻的序幕。
其實國內的遠征軍,很早就已經嘗試過清除這個攔路虎了,原計劃主攻騰衝,以便儘快與駐印軍取得聯係。
但進攻計劃在數月前,就被日本鬼子的諜報人員獲悉,導致日軍早已做好準備,將龍陵和鬆山日軍主力部分調往騰衝,而龍陵方向較為空虛。
中國軍隊對此毫不知情,繼續按原計劃攻擊,導致進攻部隊在高黎貢山,和騰衝方麵損失慘重。
直到駐印軍開始從印度反攻緬甸,按照史迪威的計劃為配合駐印軍行動,滇西遠征軍分左右翼,渡過怒江進攻鬆山和龍陵兩地。
遠征軍在這次同日軍作戰時,繳獲日軍作戰命令一份,才知道進攻計劃泄密,長時間作戰,進攻部隊前方補給缺乏,如今鬆山成了必爭之地。
此時的作戰室裡,趙崢嶸的身份已經成了一位作戰參謀,他正在給史迪威將軍和孫將軍介紹這次戰役的各種關鍵環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軍扼守的咽喉地段鬆山。
趙崢嶸強調鬆山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扼守著滇西,進入怒江東岸的交通咽喉。
緊靠怒江惠通橋,前臨深穀背連大坡,左右皆山,鬆山突兀於怒江西岸,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橋頭堡,蹲守在滇緬公路要衝,連同怒江打黑渡以北江麵。
而且鬆山要塞掌握著,怒江戰場的主動權,進可攻,退可守,還與騰衝、龍陵縣形成犄角之勢,互相呼應,鬆山不克,滇緬公路不通,交通運輸困難,反攻龍陵、騰衝,就會得而複失。
所以此次鬆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堪稱東方的直布羅陀。
另外我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失利,滇緬公路被切斷,如今撤退到怒江東岸的遠征軍餘部,正與日軍隔岸對峙。
接著趙崢嶸強調,現在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聯絡怒江東岸的中國軍隊,協同作戰,端掉鬆山這個日軍據點。
同時根據我方獲悉的情報,日軍進駐怒江西岸後,便將鬆山作為警備中心、進攻據點和防禦支撐點,三位一體的戰略目標,開始陣地建設。
同時日軍預見到鬆山,作為支撐滇西和緬北防禦體係,重要支撐點的作用,便將鬆山建設成為永久性防禦要塞。
日軍緬甸方麵軍派出工兵聯隊,並從中國滇西、緬甸、印度等地強征民夫晝夜施工,為保密僅允許他們修到大埡口為止。
工事完成後,為完全保密,日軍將抓來的民夫以打防疫針為名,全部秘密注射毒劑處死,並焚屍掩埋。
由於參與施工的勞工,都被日本鬼子給滅口了,所以我們現在對鬆山的內部構造知之甚少。
趙崢嶸接著又說道,據有關情報顯示,在完成第一期工程後,又以防禦為主,對鬆山腹部陣地加固和擴建。
於我遠征軍反攻前夕,完成鬆山地區的準要塞式堡壘防禦陣地體係,編成多個據點群,每個碉堡均以數個母堡為核心,四周有數個子堡拱衛,共有子母堡數十座。
堡壘互為攻守同盟,同時其堡壘多為地堡,一般分三層構築,大致相當於以三層樓埋於山體中。
但是鬆山的內部工事的體係結構,現在我們還不清楚,如果要是冒然對鬆山實施進攻的話,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
為了減輕遠征軍在進攻鬆山時的傷亡,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一次現地勘察,記錄這些碉堡群的方位,在用重炮覆蓋,工兵爆破,飛機轟炸等形式清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