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濤看向李波,說道“小波,你上次說想演戲,是不是真的?”
李波一愣,忙點頭道“是真的,我想要試試。”
“我這裡即將要拍一個戲,有配角在選角,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如果有,我可以向導演推薦你。”
“當然有興趣,謝謝濤姐。”
沒想到上次說完,這些姐姐真記在心裡,李波喜出望外。
“謝什麼,你是我們弟弟,有意向,我們做姐姐的,當然要幫你。道謝,就見外了啊。”
李波聽得心頭一暖,“好的,濤姐。”
現場五女中,目前手中有戲約,隻有蔣濤。但李波這件事,她們一樣記在心裡,決定等下問問圈內人,或者是經紀人。如果有戲約,或者試戲之類的,可以推薦讓李波去試試。
辛蕾抿抿嘴,道“小波,對話劇,你有沒有了解?”
一聽話劇,眾人齊齊收聲,都驚訝看向辛蕾。
迪巴驚訝道“蕾姐,你想讓小波演話劇?”
辛雷點頭道“我覺得,小波如果真想演戲,話劇無疑會是磨練演技的好平台,話劇演好了,再出演影視劇,會容易一點。”
在場的人,若有所思。
“我覺得不行,現在小波,演技如何,沒有經過演藝圈的洗練,不適合直接加入到話劇當中去。話劇注意演員的演技,以演員為主;影視更注重劇本以及導演,還有演員間的配合。我想,影視更適合現在的小波。”
李璐瑤的話,確實是事實。
話劇更注重演技,可以稱作演員的最高殿堂,現在圈內,資深一些的演員,都以出演話劇,為最高夢想。
話劇更注重個人發揮,一場下來,無論節奏,還是故事,演員才是主導者。
影視與話劇,是截然不同的類型。
影視劇,逃不脫劇本框架,每一位導演,都有自己擅長的風格,演員更接近表演者,演出導演以及劇本所想要達到的效果,框架更多,對演員的製約更重。
兩相比較下,一個演員如果沒有演技,冒然加入話劇,從個人發展上而言,不是什麼好建議。
當然,這隻是一家之言,選擇哪一個,在於演員本人的意願。
花少團五女也一樣,能給出的建議,隻是基於本身,對於演藝圈的了解,決定去哪,在於李波自己。
兩者之間的差異,李波沒想到這麼大,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見李波這樣,黎箏光見開口,安慰李波道“不波,了解信息,也要個過程,不著急,慢慢來。這可關乎到你未來的發展方向,慢慢看看再說為好。”
“說到演戲,小波,我想問下你,你想做演員,準備做哪一類型的演員,是體驗流派,還是技術?”
在演藝圈,兩種人都有,但總歸類為這兩種類型。
一為技術流,一為體驗流。
技術流重在以技巧取勝,出戲快;體驗流,演員沉浸式表演,把自己當成戲中人,來進行演戲,容易陷入戲中出不來。
兩種方式,都有利有弊。
這兩種,李波聽說過,在知道係統獎勵了演技後,就有了解過相關知識。
現在黎箏問起,才發現,自己隻是接受了係統獎勵,沒有深挖過。
看來獎勵是獎勵,一切還在於自身,得花時間,好好回想一下,係統加注在身上的技能,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在自知,才能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