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曆史上的敦肅皇貴妃是漢族鑲黃旗,屬於上三旗,一進府就能封為側福晉的,除了家世高,要麼就是上三旗的人。故,這邊設定側福晉是上三旗的人。
但由於甄嬛傳中側福晉的數量有些迷茫,因為按照時間算,胤禛有好幾個側福晉。
所以這邊就設定為,乾隆當時定下的,側福晉位分有四個。
康熙三十二年,十五歲的四阿哥胤禛開府,同時也開始他第一次選福晉。
四阿哥胤禛不受皇帝和生母重視,因此,來的女子皆是家世平平。本來四阿哥經過幾年的經營,確實,有幾個官員願意將女兒嫁給他。
可卻被當時的德妃攔住,說要讓他想想自己的弟弟。
可唯獨出身將門的齊月賓,她的父親是虎賁將軍齊敷,祖上是開國元勳,本來德妃也想將此人與自己小兒子牽線,可無奈,齊月賓對四阿哥情根深種,非他不嫁。
這便是德妃對她不滿,可無奈,她家世高,德妃也不好說什麼,可四阿哥卻覺得不滿意,原因是齊月賓是漢族人,儘管家世高,但漢軍旗出身就差了一截。
因為沒有其他家世高的滿族女子,四阿哥隻好納了齊月賓進府,封為側福晉。
第二年,烏拉那拉氏的二女兒宜修長成,德妃點名要讓庶女宜修嫁給四阿哥,烏拉那拉家中商議半天,最後決定同意讓庶女宜修嫁給胤禛為側福晉。
若是後麵四阿哥長成,有登上皇位的可能,便找機會再將自己的嫡女嫁過去。
宜修出嫁前,烏拉那拉氏將一封百試百靈的生子藥方交給她,這方子霸道,輕易不敢嘗試烏拉那拉氏決定讓宜修先試一下,若這真的沒關係的話,等嫡女嫁過去,再讓柔則使用。
可當時的宜修並不知道這些,她隻知道家裡給她的藥方極其霸道,她雖盼望著能夠出人頭地,但這方子如此霸道,儘量能不用就不用。
而四阿哥在見到宜修後,同樣是庶出,同樣不受家人重視。
兩個相似的人很快就靠在一起,相互取暖,胤禛將一雙玉鐲帶到宜修手腕上,並承諾,隻要宜修生下男孩就封她為嫡福晉。
宜修的母親雖然是妾室,但畢竟身出名門,若非愛費揚古愛到無法自拔,也不會自甘為妾。
給宜修送去的四個陪嫁侍女,繪春、繡夏、剪秋和染冬,都是一等一的忠心。
而宜修為了對抗後宅內的勾心鬥角,還自學了醫理,對那方子更是清楚,當家主母隻好一個勁的搓磨這個庶女,儘最大的可能廢了她的身子,她迫不得已使用這個方子。
這種現象一直維持到宜修出嫁。
果然,宜修入府後三年沒有身孕,
宜修出嫁當天,還有另一個女子被封為側福晉,是督察院右督禦史的女兒,愛渾曼殊。
這個人與宜修的家世一樣,同為從一品,隻不過愛渾曼殊是滿洲正黃旗出身,而宜修是滿洲鑲黃旗出身。
因此,儘管愛渾曼殊是嫡女,可依然和宜修一起當側福晉。
因宜修的德妃的親表侄女,再加上宜修和胤禛二人相似,因此,在府中最受寵的,第一是齊月賓,第二是宜修。
齊月賓因為出身將門,跟隨父兄習武傷了身子,很難有孕,再加上對方是漢軍旗出身,所以宜修並不放在眼裡。
最要緊的是愛渾曼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