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鑒掃向眾人,鄭重道“月俸一兩銀子,月末發放,絕不拖延!”
匠戶們一驚,臉色既震動又帶著欣喜。
“大人,您說的是真的?”李匠頭大著膽子張了張嘴。
周鑒點了點頭,心道才幾兩銀子,我這麼大官能騙你?
山西一行,老子抄家八大晉商,攢了幾千萬兩銀子。
彆說養你們這些匠戶區區幾萬兩銀子,就是養十萬大軍,老子亦是不缺錢!
當即命令張雲衝帶人去一趟總督衙門,從幕僚高文那先拿幾千兩銀子發下去。
發了工資後,匠戶們的積極性瞬間被引爆。
一個個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完成總督大人交代的任務。
按照淮安衛軍器局的生產能力,每年能造六千多件兵器。
調動全部匠戶,加班全力打造火器,一年造個八千支火銃問題不大。
大河衛軍器局更大,一年能造一萬多支火銃。
周鑒最缺的便是時間,一年也等不了。
他提出了流水線打造火銃。
讓匠戶們分組,一組打造一個部位,統一由一組裝火銃。
最終交由李匠頭驗收。
不等這幫匠戶反應過來,周鑒又提出了水力鑽床。
軍器局附近就是清江浦,白送的水力條件,不用白不用。
如此一來,兩個軍器局,半年內起碼能打造三萬支火器。
若是不夠,可再調動附近軍器局
身為漕運總督,他能調動附近十幾個衛。
軍器局的生產能力周鑒並不擔憂。
他擔憂的是火銃種類。
目前大明的火銃種類極多,目前軍中最常用的是鳥銃和三眼銃,以及迅雷銃等等。
三眼銃多是北方軍隊在用,南方軍隊主要用鳥銃,也就是火繩槍。
主要是因為環境因素。
北方多風,作戰多騎兵騎射,風大容易將火藥吹散。
而且三眼銃射完後可以當錘子用,與韃子近戰搏殺。
鳥銃不行,射完一發後成了累贅,更適合南方的步兵。
一支精良的三眼銃,三十步可破八旗軍的棉甲和鎖子甲。
二十步能射穿鑲鐵棉甲,亦能擊穿普通的板甲。
十步之內,即便是八旗軍中最精銳的巴牙喇,其引以為傲的幾層重甲,也扛不住三眼銃的打擊。
三眼銃之所以叫三眼銃,是因為有三個銃口,每個銃裡放幾個鉛彈,就能當霰彈使用。
其威力,其威勢,誰用誰知道。
嚇也能把對方嚇半死。
三眼銃最大的缺點是精準度太差。
因此周鑒沒打算用三眼銃。
以穿越者的視角來看,燧發槍才是未來主流。
大明現在有燧發槍技術,前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曾在數年前向朝廷敬獻《軍器圖說》。
書中便有燧發槍的原理及改進示意圖,稱為自生火銃。
主要是將火銃的火繩點火裝置改進用燧石作為發火裝置,並不難。
近幾年,大明軍中也生產過部分燧發槍,但效果不好,並未普及。
主要是因為燧發槍啞火率奇高,發火率隻有三四成。
打不著的原因並非燧石,而是彈簧鋼片的彈性不足。
受生產力的影響,普通鋼材標準不夠。
好的鋼材大明是有,但很少,而且死貴。
一斤好鋼起碼要四兩銀子,朝廷根本負擔不起軍器局大批量製造燧發槍。
這些問題不止周鑒知道,打造火器的匠戶們都知道。
隻要資金足夠,都能解決掉。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是不是問題。
恰恰周鑒是大明最富有的人。
在新的獎懲製度下,淮安衛與大河衛軍器局很快開動起來,風氣為之一變。
以往做十天休二十天的匠戶們,如今每個月隻有一天假。
就這大多數人還不願意休息。
隻因總督大人說,加班有工錢,若是超額完成任務,全組都有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