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雨歇!
在淺水原上紮營的人馬是奉命來此安營的西征軍行軍總管梁實,梁實雖然領軍出了城,卻沒有向西秦軍發動進攻,而是在淺水原上找了一處坡地,利用坡地的地形挖了壕溝,架起了防守土壘,擺出的還是防守陣形。
宗羅睺可不管這些,他一心要吃掉這部分人馬,紮下的營盤畢竟不是築起來的城牆,好打多了。在西秦大軍日夜不停的圍攻中,梁實的軍隊很快就陷入到險境中,水被阻斷了,糧食也吃完了,眼看就支撐不下去了。看出唐軍的困境,宗羅睺更加興奮,加緊了圍攻。
李世民當然不會拋出梁實就不管了,相反,梁實僅僅是他撒下的誘餌中的第一波,而第二波誘餌,就在梁實快堅持不下來的時候,被李世民派出了城,右武侯大將軍龐玉率一萬人馬馳援梁實。
然而,說是馳援,龐玉卻沒有直接跑去援救梁實,而是在淺水原的南部擺開了戰陣,隱然與梁實部的營寨形成了犄角之勢,將西秦軍夾在了中間。一旦兩軍聯手,宗羅睺的西秦軍就會腹背受敵了。
宗羅睺看出了唐軍的企圖,卻冷笑了。梁實部已經沒有了多少戰鬥力,想和對麵的唐軍夾擊自己,怕是沒這個能耐。來援的唐軍以為自己圍攻這部唐軍軍營耗費了大量的體力,沒力量再和他們打了,就大錯特錯了,我會讓唐軍好好看看,西秦軍的戰鬥力絕對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強悍,而是更加的強悍。
宗羅睺一聲令下,攻打唐軍營寨的西秦大軍掉轉身子,向龐玉率領的援軍撲了過來。攻打營寨難,打這些列陣的唐軍卻容易。仗著騎兵的強悍,宗羅睺是根本沒把唐軍放在眼裡。
龐玉也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了,在洛陽和強大的瓦崗軍也拚過命,眼下才投靠唐軍,他也很想建立戰功,故此,此番出城也算他主動爭取的機會。可,龐玉在看到西秦騎兵衝過來後,後悔了,他終於明白秦王為什麼不許他們出城和西秦軍對陣,那是因為西秦的騎兵實在是太強悍了。
麵對西秦騎兵衝擊部隊,龐玉根本沒有了出城攻擊西秦軍隊的想法,他竭儘全力地指揮唐軍結成防禦陣形,頑強地抵擋住西秦大軍的一波又一波的衝擊,期盼西秦大軍快點使完力氣,他預感到自己能支撐的時間不會太久,望著似乎有著用不完的力氣的西秦騎兵,龐玉這一刻,臉上寫著兩個字絕望。
出城的兩支大軍都被西秦的騎兵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李世民卻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發呆,似乎聽不到那一陣陣的喊殺聲。他的身邊,還有城門處排列整齊的騎兵,都在看著他,等待最後衝擊的命令。
“秦王,龐玉那邊支持不住了。”長孫無忌沉聲在李世民身邊小聲提醒。
“梁實呢?”
“出營進攻了一次,西秦軍分兵迎戰,梁實未能突到龐玉那邊。”
李世民點點頭“那就再等等。”
長孫無忌一愣“再等?”
“西秦軍的精力還很旺盛。”
李世民的解釋很簡短,他身後的將領們卻聽明白了,互相看了看,都不說話了。
梁實苦惱地看看手下,他的人馬在五天的戰鬥中減員接近了一半,加上飲水缺乏,眼下真是兵疲馬乏,實在是沒有能力進攻敵軍了。但,斥候剛剛帶來秦王的軍令,命他組織所有人馬再次向龐玉方向馳援。梁實長歎一聲,這次出去,怕是回不來了。
寧戰死也不能被軍法處置,想起熟背於心的軍紀條例,梁實握緊了兵器,斷然下令“全軍出擊。”
宗羅睺此時很鬱悶,非常鬱悶。眼前的唐軍,明明戰鬥力不是很強的樣子,但在西秦大軍的輪番衝擊下,卻依然保持住了陣形,看樣子,一時半會兒是拿不下來了。而在身後,那支被打得疲憊不堪的唐軍居然還能組織起來向他發動進攻,簡直是……欺人太甚。
“傳令,分兵一半,先消滅敢出營的唐軍。”
西秦騎兵接到軍令,無奈地調轉馬頭,向東迎去。向西衝殺了半天,再向東衝。東邊過來的敵人速度很慢,雖然是前來進攻的,可陣形卻還是以防守為主。西秦騎兵和剛才那幾個時辰一樣,繼續進行著無用功的衝擊,衝擊,再衝擊。
李世民站在城牆上,眼睛望著遠方,嘴裡問身邊的長孫無忌“有一個時辰了嗎?”
“秦王,超過一個時辰了。”
李世民嘴邊揚起一絲冷笑“回來後,給梁實和龐玉記上等功一次。”
“遵命。”
“無忌,你留下,不必跟我出擊了。”
長孫無忌再次應聲“是,臣明白。”
囑咐了長孫無忌,李世民轉過身來,麵對眾將渴盼的目光,揚聲大喊“該出發了,殺敵就在今天,跟本王來。”說罷,騰騰騰騰直奔城牆下而去。
“殺敵,殺敵,殺敵……”城牆上下,軍士們齊聲高喊,三個月前的恥辱終於到了洗刷的時刻了,他們要讓殘暴的西秦人知道,大唐的勇士無敵;他們要讓西秦人記住,天下,是大唐的天下。
望著將自己的隊伍劈成兩半的唐軍精銳騎兵,宗羅睺驚呆了。就在剛才,他的斥候衝到他身邊,說唐軍騎兵在李世民的率領下出城直奔他而來時,他還不相信,龜縮在城裡兩個多月,已經被嚇破膽子的李世民怎麼會突然出擊?然而,沒等他想明白,大唐的騎兵已經快速衝過了無人地帶,衝到了他的軍陣前。
沒有時間考慮了,宗羅睺果斷下令大軍調轉身子,迎擊唐軍的騎兵,在他看來,即便李世民率領的騎兵厲害,也不是西秦騎兵的對手。
李世民率領二千精銳騎兵一馬當先衝到了西秦軍陣的背後。按李世民的想法,已經激戰幾天的西秦將士應該很疲憊了,所謂一而勇,再而衰,三而竭,西秦軍隊的戰鬥力到這個時候應該已經不行了,經不起唐軍的衝擊,一定會敗下陣去。在李世民的想象中,西秦大軍應該一觸即潰。
然而,李世民還是小看了西秦軍的戰鬥力,在突然到來的打擊麵前,西秦軍陣並沒有馬上亂起來,反而還先發製人地向他撲了過來。望著眼前衝自己撲上來的西秦大軍,李世民思考的時間非常短暫,他馬上就做出決定。
“狹路相逢勇者勝,此事絕無退路。丘行恭、竇軌,殷開山,隨本王衝擊敵軍。”
下達了命令,李世民根本就不給部下考慮的時間,他雙腿使勁一磕戰馬的腹部,訓練有素的戰馬頓時撒開了四蹄,向前猛衝而去。同時,李世民手中的大弓拉滿,長箭就著整個人的衝擊勢頭,疾速地奔向目標,絲毫不差地狠狠插進目標的身體裡後,去勢竟沒有枯竭,那個西秦偏將被箭勢衝下戰馬,狠狠砸在另一個騎兵身上,而他的戰馬,轉眼就被身後的戰馬活活踏死。一箭兩命。
丘行恭和竇軌眼見得李世民一馬當先衝了出去,幾乎是條件反射地一磕戰馬,同時大喊一聲“隨我來”,跟在李世民身後也衝向了敵陣,跟在他們身後一起衝過去的還有反應敏捷的數十位將士。
唐軍一反常態的凶悍衝殺將西秦將士驚住了,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數十精騎已經衝進了他們中間。李世民手中長槊帶著巨大的風聲呼嘯而至,將戰馬上的人橫掃下去,隨手一揮之下,另一匹戰馬的頭部受到重創,哀鳴聲還在嘴裡,就已經帶著馬上的騎士倒了下去。
丘行恭的大刀也絲毫不遜色,寒冷的刀刃散發出青幽的光芒,伴隨著丘行恭的呐喊聲,大刀每一次揮舞,帶出的都是飛揚的鮮血,惡狠狠的目光盯著身前身後每一名西秦將士,仿佛在告訴他們,老子挨的四十軍棍就要在你們身上找補回來。
而竇軌,他一聲不吭,使勁砍殺著西秦人,努力向李世民身邊突擊,殺敵對他來說是次要的,雖然他渴望著用敵人的鮮血祭奠倒在淺水原的那些將士們,渴望著用敵人的性命來為那冤死的三萬唐軍複仇,但,李世民的生命卻比這些都重要。
殷開山此時卻更像一個索命的無常,上次戰敗的恥辱連同複仇的烈火在他身體裡熊熊燃燒,轉瞬化作了戾氣,揮向西秦軍卒。這種完全拚命似的打法,將每一個靠近他身邊的西秦軍卒嚇的圈馬就躲,無一例外的不敢與之交手,全然沒有想到他們的躲避已經把已方的軍陣攪亂成一團了。
主帥和大將的行為激勵著士卒們,跟隨在三人身邊的精騎們,死命地揮動武器,隨著李世民的身影在西秦大軍中來回穿插,在他們經過的地方,留下一具具敵人的屍體。
不要命的拚殺最終在氣勢上壓倒了敵人,主將的英勇也激起了唐軍士卒的血性,兩千騎兵爆發出震天撼地的呐喊聲,一鼓作氣衝進了敵軍方陣,將西秦軍陣衝得亂七八糟。
而援軍的到來也大大鼓舞了龐玉和梁實的部隊,兩人帶著全部的將士,反過來將西秦大軍包圍了,三股唐軍終於合為一體,前所未有的巨大攻勢把西秦人打得暈頭轉向。而士氣一旦有了那麼一點點的衰退,連續作戰幾天的疲勞感馬上來到了這些西秦軍士的身上。他們再也扛不住唐軍的衝擊了,真正地崩潰了。
望著一瀉就不可收拾的部隊,宗羅睺想拚命也拚不成了,自知大勢已去的他沒有做無謂的抗爭,而是和那些西秦士卒一樣,選擇了掉頭就跑,衝出唐軍的包圍,快馬加鞭地逃向了西秦人的基地折墌城。而在他身後,大批的西秦人選擇了投降和逃回隴西家鄉。
此戰,是淺水原上的第二場大戰,唐軍以無可挑剔的攻擊戰術大獲全勝。而秦王李世民一馬當先殺入敵陣的勇猛身影,在唐軍中被傳為神話。這一戰,李世民不僅找到了一個強大的破敵戰術,也奠定了他在唐軍中第一領袖的地位,更是踏上了大唐統一天下的征戰上。
淺水原的這一戰不僅大大鼓舞了唐軍將士,也鼓舞了宮廷藝人,他們依據這一戰,編排出了《秦王破陣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段舞曲,一直是大唐慶功宴和節日宴會上必定演出的曲目,這些,還都是後話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