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雨歇!
武德三年四月二十五,李唐的秦王李世民率兩萬大軍,從雀鼠穀奔襲到山西郡的介休城下,將宋金剛部圍困於城中。次日,宋金剛率所有部屬出城與唐軍決戰,結果自然是被打得抱頭鼠竄。宋金剛在混戰中逃向北邊,尉遲敬德和尋相逃回了介休城內,據城固守。
四月二十六日,李世民率軍追到張難堡,派出劉弘基繼續率軍北追,唐軍主力卻在張難堡進行了兩天的休整後,掉頭南下介休城,要一舉拔掉這根釘子。
四月二十九,走投無路的尉遲敬德和尋相在介休城投降了唐軍,受到李世民的熱情招待,並命其繼續統帥自己的部屬,成為秦王府的大將。
五月初二,唐軍主力來到晉陽城外,將晉陽團團圍住。而在前兩天,宋金剛已經帶著心腹逃向北邊,投靠突厥人。比他先期逃亡到突厥的還有他的大舅子兼主子劉武周。
五月初三,留守晉陽的宋軍舉城投降。晉陽在被劉武周占領近一年後,重新回歸李唐。這一消息傳來長安,可真是舉城歡慶,皇帝李淵不僅大賞功臣,還下令從府庫中取出幾百匹絲綢獎賞朝廷大臣。而秦王李世民也在晉陽打開府庫,重賞各位將領。
五月中旬,突厥處羅可汗的弟弟步利設帶二千騎兵趕到晉陽,按照李淵的授意和當初的承諾,李世民從晉陽府庫裡拿出幾十車的金銀、珍寶和綢緞贈送給了突厥使團。處羅可汗受到如此多的財物非常高興,不久,突厥人對盟友給予了大方的回贈被突厥人軟禁的劉武周和宋金剛在計劃逃走東山再起時被突厥人發現後,直接斬殺。
武德三年的五月底,秦王李世民率出征大軍凱旋長安,受到皇帝李淵的大肆獎賞,而在獎賞有功人員的同時,李淵已經把目光看向了另一處地方。有李世民這樣出色的兒臣,李唐應該采取主動出擊的戰略了。
就在秦王李世民收複了晉陽的同時,李淵的從弟之子趙郡王李孝恭飛馬上書李淵,蜀地王蕭銑自封蜀王,起水兵十萬溯江而上,意欲攻取李唐占據的峽州、巴、蜀等地,此舉雖被峽州刺史許紹擊退,蕭銑也退守安蜀城及荊門城,但,畢竟對李唐的巴蜀造成威脅,李孝恭因此上表李淵,意欲展開巴蜀之戰。
劉武周政權的覆滅,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李唐的北部威脅,雄心勃勃的李唐將目光看向了南方和東方。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大勢力,成為了李唐出手的目標,而在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的眼中,占據中原腹地的王世充,成為他們首選的打擊目標。
“二郎,你看,巴蜀之戰可需幾年?”
巨大的地圖鋪在太極殿正中,李淵圍著地圖邊走邊問李世民。
李世民則拿著一支鑲金的竹節在地圖上來回劃著圈,但,竹節所經過之處卻不是巴蜀,而是洛陽“父皇,李孝恭有大才,他和許紹坐鎮巴蜀,蕭銑根本對我造不成威脅,不管幾年,總歸不需要擔心。”
李建成也站在地圖前皺眉,聽了李世民的話,微微一笑“二弟此言差矣。雖蕭銑對我威脅不大,但巴蜀之地山高水遠,大軍作戰不易展開,我軍水軍建設不如蕭銑,要想收拾他,必定耗費時長,這對我朝的糧草給及是個大考驗。一旦那邊消耗過多,二弟,你進取中原之力,就會被拖累。”
李世民抬頭看了看李建成,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大哥不會想說,眼下我軍糧草已經遇到麻煩了吧?”
李建成沒注意到李世民嘴角的笑,而是指著巴蜀之地道“此處攻難攻,加上山地異族眾多,多不服我李唐,所以,想一舉拿下,實屬困難。二郎,一旦巴蜀之戰呈持久之勢,糧草轉運就是一大麻煩。你也知道,這樣長途轉運糧草,浪費之大,實在是……唉。”
李世民哈哈大笑“大哥多慮了。有一點大哥說對了,就是巴蜀無法大部隊作戰。正因為如此,因地製宜,以夷製夷之策為佳。所以,這糧草的問題,不難解決。”
“哦?”不僅李建成,連李淵的注意力也被李世民這句以夷製夷吸引住了。
李世民並不貪功,而是笑道“父皇,這不是兒臣想到的,是李靖告訴兒臣的。從太原來回後,兒臣與李靖就眼下各方勢力做過幾次分析,李靖的意思是,武力擊潰王世充和竇建德,把長江以北牢牢掌控住,然後,以文來治江南。”
“李靖?”李淵愣了一下,緩緩地繞著地圖走了起來“以文治江南?他什麼意思?難道他認為江南反賊很聽話不成?”
李世民點點頭“父皇,兒臣同意李靖的分析。他說,江南杜伏威在武德元年曾受朝廷招降,眼下稱吳王,那是因為楊廣死了,天下紛亂中。隻要我們善用武力威逼和權勢引誘兩招,杜伏威的歸降並不難。李靖還說,眼下完全可以不管杜伏威,有他在,李子通部就有人收拾,我們倒可以省心了。”
李淵走動的步子越來越急,他對李靖此時的忠誠並不太相信,這個曾經想要拿他的人頭獲取功名的才子,真能如此輕易就掌握住了嗎?他對此還是有懷疑的。不過,仔細想想李靖的分析,似乎也很有一些道理。
“二郎,李靖對經營巴蜀可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李世民搖搖頭“還沒有,或許,他有,但沒有對兒臣說過。”
李淵點點頭“也罷,不管怎麼說,武力拿下長江以北的戰略還是對的。二郎,你有幾分把握?又準備先征討誰?”
李世民的竹節一點洛陽“王世充。理由有三一,洛陽地處中原腹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拿下洛陽,北可抑製竇建德部,南可抑製杜伏威和李子通部;二,洛陽是人口集中之地,中原地產物博,是國之府庫;三,王世充比竇建德難打,打下王世充,竇建德就好辦了。”
李淵聽了李世民的前兩條還是頻頻點頭,聽到最後一條,卻是一愣“二郎為何這樣想?竇建德在山東連敗我軍,氣勢很旺。他占據山東河北,對我形成了直接的威脅,比王世充更具有威脅性。”
李世民一笑,腦海裡頓時顯出了“王英”那淡淡的笑“父皇,竇建德眼下是猛,可他沒基礎,兒臣有絕對的把握在收拾了王世充後以最短的時間消滅他。”
“哦?說說?”
“兒臣在這次消滅宋金剛之戰中,遇到一個年輕俊傑,他一語道破了竇建德的致命弱點,所以,兒臣絕對有把握在短期內消滅了竇建德。”
李淵和李建成的興趣都來了,眼睛齊刷刷地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得意地笑了笑,想起王英到底沒有留下,神色又黯淡了下來“可惜,兒臣沒能把人留下為我大唐效力。”
李淵和李建成對視一眼,同時搖頭。李世民的愛才如命也算是名揚天下了,每次打仗回來都能弄出幾個人才來,但,真正出色的也沒幾個。故此,李淵和李建成聽了李世民的話,也都是一笑而已。
李世民已經從王英身上撤回了思路,竹節指向地圖“據王英所言,竇建德統治下的區域裡實行的全是隋製,重用的也都是隋之舊臣,他自己的班底並沒有建成。這樣一來,看似穩定的政局並不穩定,一旦竇建德出事,或者被我們打敗一次,那,這個建立在竇建德個人信用上的夏政權就會土崩瓦解,絕對無法再維持現在的強大表麵。所以,兒臣以為,消滅王世充後,隻要給竇建德一次猛擊,哪怕不是致命的打擊,他也承受不起,不降則亡。”
“王英?”李建成一邊聽李世民的分析,一邊在想王英是誰,這個名字有點熟悉,似乎在哪兒聽到過,仔細回憶了一下,他才想起王英是誰。
李世民發現了李建成的異常“大哥?可是有什麼建議?”
“啊?哦,沒有,沒有。王英是不是護送秦瓊母親來長安的那位義士?”
李世民點頭“正是此人。”
李建成哦了一聲“我當初也看出此人不一般,讓他留下,他說,要先回家安排一下。”
李淵卻對這個王英無絲毫興趣“等他來長安,給他安排一個官職好了。二郎的想法有些道理,既然你有了一定把握,那麼,什麼時候出兵?”
李世民忙回答“兒臣準備等七月收糧之後就行動。那時,中原水草豐美,府庫充盈,無論牧馬還是三軍將士,都不缺糧草。而距離七月還有一月有餘,軍械準備應當來得及,大軍的休整也可以完成,七月,是出兵的好時候。”
“好,就這樣定了。你和大郎再商量一下細節之處。待出兵之時,朕親自為你壯行。”
“兒臣多謝父皇。”李世民一個漂亮的半蹲,衝李淵行了大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