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雨歇!
李世民很滿意唐瑛在某些事情上的遲鈍,他也不需要唐瑛在這些方麵敏感起來,隻要能達到他所需要的效果,最好還是保持現在的狀態。至於以後唐瑛會不會明白過來,李世民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以後,唐瑛會成為他最寵愛的女人,就算為此跟他鬨上一鬨,何嘗不是一種情趣。
放下一段心事,李世民開始展望未來了“嗬嗬,其實就按這三個月的成效,到今年年底,這支即將組建成功的騎兵隊伍,也有十餘萬人,精騎更是不會少於兩萬。明年,最遲在明年,我們就可以選準機會,給突厥人致命的打擊。”
麵對李世民的憧憬,唐瑛也是笑臉如花“是呀,兩年,甚至不到兩年,困擾中原的突厥問題就能解決了,想想都是大快人心呀。”
李世民雙眼發光“等滅了突厥,本王帶著他們揮師南下,直接端了梁師都的老巢,將這個老家夥抓到長安來。哼,這些年,他引領著突厥人,可是給我們造成了很多傷害。”
“對,這種漢奸,早該收拾了。”唐瑛也狠狠地附和著。
“漢奸?這個提法不錯,漢人中的奸佞之徒,梁師都倒是配得上這個罵名。”
唐瑛嘿嘿一笑,不予解釋,反正李世民的解釋也距離漢奸的本意差不太多了。
“滅了梁師都後,殿下是帶著我們繼續西進,還是……”長孫無忌看了看唐瑛,提出了這個關鍵的問題。
唐瑛看他一眼,斷然道“吐穀渾算什麼東西,派一員上將帶上一萬精兵就能滅了他們,根本不需要浪費兵力。”
“那……直接回朝交還兵權?”長孫無忌畢竟沒唐瑛那麼大膽,啥話都敢直接說。
唐瑛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拿眼睛看李世民了“秦王,陛下有意在過年的時候安排唐瑛的未來,被我推遲到突厥滅亡,你率大軍回歸祭祖的時候了。秦王,如何,到時候真想喝唐瑛的這杯喜酒嗎?”
“本王……”李世民已經不是一年半以前的他了,現在他,在唐瑛和長孫無忌麵前也不在忌諱某些事了,衝唐瑛一笑“本王自然要喝這杯酒。本王已經聽說了,父皇要在太極殿給你擺設喜宴呢,到時候,換本王在太極殿為你設喜宴,如何?”
“時間呢?”唐瑛努力讓自己忽視喜宴這個刺耳的詞。
“你不是說了嗎?祭祖之後。”
圈圈繞繞,不吃虧不知道什麼選擇最好。看來,又吃了一年多的暗虧,某人終於明白自己給的那個上策才是最好的選擇了。為此,唐瑛在心裡小小地腹誹了一把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李世民。不過,雖然李世民一年半以前拒絕了她的建議,放棄了好機會,但現在看來,也未必將來的機會不會更好。
李世民答應的雖然隱諱了一點,但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唐瑛便長出了一口氣“好,很合適的時間。”
“雖然晚了一些,但,本王相信,結果會更好一些。”
李世民說的不錯,在把外麵的不穩定因素全部消除乾淨後,再來個內部改革,也許效果真的要好上很多。不過,這已經不是唐瑛所要考慮的事情了,她另有彆的打算。
放緩了自己的語調,唐瑛低沉了聲音,輕聲問道“結果一定會非常好,隻是,秦王,你不覺得太極殿裡不適合擺設喜宴嗎?一個安撫加慶功的宴席就夠熱鬨了。”
“為什麼不適合?本王想要的是三喜臨門。”每當唐瑛有什麼出乎他意料的想法要說出來之前,李世民總是很感受到他與唐瑛之間有一種壓抑感,此時,他就感到了這種不和諧的氣氛,因而。他一麵問話,一麵死死盯著唐瑛的雙眼,努力想從那裡看出唐瑛的真實想法。
“因為,新人在笑,舊人會哭。唐瑛對陛下和太子都有愧疚,那杯喜酒,我喝不下去,秦王,難道你能喝下去嗎?”
“我……”
果不其然,唐瑛說出的總是他們想不到的。被唐瑛這話一堵,彆說李世民了,就連長孫無垢和長孫無忌兄妹也低下了頭。
唐瑛見效果已經出來了,是長歎一聲,請求道“秦王,答應唐瑛一個請求,好嗎?”
“你說吧,隻要本王能做到。”
“不難,當秦王成功之後,給唐瑛半年的時間,讓我陪陪陛下。他老人家從巔峰摔下來,心裡的難受我們都可以想象。而秦王,你恐怕也不敢天天去見他吧?至於太子和齊王他們,怕是短時間裡不能出現在他老人家麵前了,就讓唐瑛代替你們這幾個兒子,在陛下跟前儘點孝心吧。”
李世民這幾年來對李淵的偏頗很是憤慨,可他們父子之間的情誼還在,雖然勝利的曙光已經顯現,但,想到將來兵變成功之後,他的父皇那種失望加傷心的神態,李世民此刻的心裡也湧起了酸楚和一絲傷痛。因而聽了唐瑛的話後,他沒做多想,緩緩點頭,算是認同了。
唐瑛在心裡輕歎一聲。她的計劃在實施中,目的也快達到了,可她心裡並沒多少輕鬆感。將來,她如何逃離長安城,還是一道難題呀!
兩天後,放下一切趕回長安的李世勣,在向李淵彙報了精兵選拔的具體情況後,又到東宮去申領了今年的兵餉數額,而後又急衝衝地返回並州去了。他不是不想在長安多待上幾天,而是實在沒那個時間給他,因為根據線報,突厥人的南侵即將開始了,而並州正是首當其衝的地方。
李世勣也想多練出一些精兵來,可,河北和山東經過這些年的各種勢力混戰,人口流失嚴重都不說了,男人,隻要能拿得動兵器的,都被強迫或主動參加過軍隊,而戰爭結束後,死者甚眾,生還者也是傷痛遍體,還能參加薄戰的人是少的可憐。李世勣能挑選出來這些精兵,已經儘了的全力了。
對於這一點,唐瑛是如實向李世民進行了彙報,大家這才得知河北山東的現狀堪憂,自是不再對李世勣這邊能多出一些人馬抱太多希望了。
當然,唐瑛和李世勣之間除了這種公事,對目前形勢和他們的自身利益,也有詳細的討論。唐瑛在向李世勣表明了她對李世民一如既往的支持外,也提到了李世民和李建成對李世勣的某些渴望。不過,兄妹商量的結果卻是,李世勣還是繼續采取置身事外的做法最好。至於彆的,兄妹倆還是像現在這樣,各做各的,互不乾涉的同時,也得互通有無。
不過,在某些事情上遠比唐瑛更加敏感的李世勣卻主動忽略了那封唐瑛寫給他的信,那封彆人授意,唐瑛不明所以寫的信。李世勣很清楚李世民讓唐瑛寫這封信的目的,那是一種表態,是暗示,或者說,是一個無形的承諾。隻是,他既然早已經決定了不攙和皇位之爭的事,就不會對李世民和李建成有任何表態,哪怕這兩個人都在極力爭取他,而且都不約而同地利用了唐瑛。
李世勣很清醒地認識到,他若想保全自己,保全唐瑛,最好的辦法還是遊離與外,他的不參與,才是最大的參與,而且是任何一方都不會對他產生惡劣印象的辦法。可是,唐瑛並不是他,唐瑛不能忍,忍受不了彆人的欺騙,也忍受不了彆人的利用,為了對唐瑛好,李世勣在唐瑛麵前,半個字也不提那兩方勢力對他的那些拉攏甚至是暗中脅迫的手段。
李世勣倒是不擔心唐瑛在這場皇子爭鬥中會遭遇什麼危險,她眼下可算是唐皇室裡最吃香的人物了,就算那兩邊鬥的你死我活,唐瑛這方麵卻不會有什麼大的閃失。李世勣最擔心的還是唐瑛自身的事情。
他本就了解唐瑛,加上這幾年知道的事情,他已經斷定唐瑛萬分不想嫁給皇子,不管是太子還是秦王,唐瑛都不想嫁。但是,現實卻是,皇帝雖說沒有步步緊逼,但已經把意思表達的十分明確了。而秦王的不放手,也是實打實地問題擺放在眼前,就算唐瑛耍小聰明將日期一拖再拖,可總有拖不下去的時候。望著唐瑛不甘心的目光,李世勣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
唐瑛看出李世勣的為難之處,就哄騙他說,她已經開始準備以後了,一切都在她的安排之中,請李世勣不用過多地為她擔心。李世勣分辨不出唐瑛話中的真假,卻也知道,自己就是操心也毫無辦法,也隻能看著唐瑛走一步算一步了。
李世勣走後,李世民等人也得準備回到各自的訓練營地去,好好準備準備,接下來還得注意突厥人今年的軍事行動,留給大家休整的時間,並不多。
唐瑛和秦王府的人此時都認為,他們大局已定,目標的實現不過是早晚的問題,而即將掌握一支強悍精兵的前景,也讓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彆說李世民和那些天策府的將軍們了,就是唐瑛,她也終於呼出了一直橫亙在胸口的那些悶氣,放下了心事,心情也顯得愉快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