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雨歇!
李淵想的很正確,大清早就坐在顯德殿裡發呆的李世民,神情的確是木然的,而前麵覲見的臣子們,也發現今天皇帝的那張臉,不僅比平時板的更嚴,而且,還頂著兩隻黑眼圈。呃,皇帝不僅沒休息好,這心情也不好呀!
更讓臣子們鬱悶的是,未等他們弄明白皇帝為啥心情如此糟糕,已經不管事的裴寂老家夥賊笑著給皇帝送來了一份文稿,說是河陽公主獻上的滅突大計。而本應該驚喜的皇帝,那張臉卻更黑了。這是什麼狀況?不僅陳叔達等人都直著脖子看李世民手中的文稿,就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也忐忑不安地盯著李世民拿文稿的手,一動不動。
李世民的確很鬱悶,鬱悶的想殺人。他昨晚一夜未眠,根據自己白天的推論,設想了很多很多,卻沒一條是能讓他心裡平靜的。雖然也有些期盼唐瑛會給他出什麼樣的主意,但根據他對唐瑛的了解,唐瑛的主意絕對是圍繞離開他而設計的。
這還不是李世民痛苦的根源,他的痛苦在於,他發現,無論他怎麼想,都無法抑製自己首先選擇消滅突厥人,其次是留下唐瑛的這種思緒。他甚至嘗試過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唐瑛會提出什麼方案,強迫自己明天就對裴寂說不許這兩個字,可是,不一會兒,他又會去想,如果唐瑛的方案很好,解決突厥人的機會就來了,這個機會,他該怎麼去利用。
輾轉反側了很久,李世民悲哀地發現,他真的做不到不去利用唐瑛了,尤其是唐瑛對大唐、對他的作用很關鍵的時刻。唐瑛說的對,他對唐瑛的渴求,並不是需要一個滿足他欲望的美人,而是唐瑛是一個對他有用的女人,唯一讓他略有安慰的是,他對唐瑛也是真心喜愛的,而這種喜愛,是不同於對彆的女人的,哪怕是對長孫無垢。但他的悲哀,卻正在於此。
其實,對手中的文稿,李世民並沒太多的驚訝,唐瑛給的方案,也沒超出他的設想。李世民的木然,不過是曾有的渴望完全落空後的惆悵,而當他看完文稿,想起昨晚的計劃,抬頭想對裴寂說不許兩字的時候,卻發現裴寂已經離去多時了,而每一個看向他的臣子們,表情都是怪怪的,怪的讓他很想發火,卻發不出來。
李世民的黑眼圈,積鬱煩悶的苦澀表情,加上他那欲言又止的動作和僵直的身體,都讓下麵的眾臣們有些心驚,起先的忐忑,變成了擔心和恐懼,每個人都想錯了,都以為皇帝本來就鬱悶,又被唐瑛寫的東西給氣住了,今天的時光,恐怕很難熬呀!
隻是,根據以往的經驗,皇帝和唐瑛之間鬨矛盾,臣子們最好裝作不知道,所以,即便每一個人都想知道唐瑛給了皇帝什麼東西,卻都不敢直接提出來,眼巴巴地看著李世民,等他來為大家解惑。等了半天,李世民還是不說話,臉上的表情也沒變,甚至目光都沒有焦距,這讓大家越發心驚起來。
長孫無忌最終還是忍不住了,出口提醒“陛下……”
“無忌……”李世民被長孫無忌叫醒,這才有點反應“這個……你們都看一下吧。”
文稿從各位重臣手中走過,每個人都看的仔細,又都看的很快,同時,他們的想法也各有不同,讚賞的,驚異的,不相信的……眾人雖然想法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卻基本一致,那就是同意。望著眾人臉上不同的表情表達出的同一意見,李世民藏在衣袖裡的手使勁地掐了掐自己的手心,強迫自己冷靜再冷靜。
唐瑛給的文案是滅突三策。
上策,以唐瑛為和親公主,並由她率領一隊人馬借和親的方式在喜宴上突然出手,出其不意地直接刺殺頡利及其突厥主要頭領。同時,兩路大唐精兵突襲草原,配合唐瑛的刺殺行動,消滅突厥主力部隊,搗毀突厥王帳,將突厥人的有生力量全部消滅,從而打的突厥人一蹶不振,直接將突厥地域納入大唐疆域中,使得突厥人再也無法興風作浪。
中策,派人前往突厥大軍中與頡利可汗和談,許諾將大唐公主下嫁與他。等頡利同意後,唐瑛作為和親公主前往突厥大軍中,尋機刺殺頡利,而後,唐軍突擊,一舉消滅此番進犯之敵,儘可能讓突厥人幾年之內再無力南下。
下策,與突厥人真和談,真以唐瑛為和親公主,嫁與頡利為妻。而後,靠唐瑛的智慧與能力,籠絡頡利,排除隋義城公主和那些遺臣在草原上的勢力,並逐步奪取和控製突厥王庭的權力,以達到數年內突厥與大唐友好相處的目的,為大唐積蓄壓製或者消滅突厥的力量,而爭取更多的時間。
等所有人全部看完了稿子,李世民望著被送回到自己案上的文稿,沙啞的聲音再次響起“都說說吧,說實話,朕不想聽彆的。”
沉默,長時間的沉默。大家心裡都清楚皇帝想讓他們說什麼,但,他們卻都不認同皇帝的這種罔顧私情的想法。可是,讓他們直接將皇帝的情思給一棍子抽翻,他們又都不敢,也不怎麼忍心,特彆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
過了很久,陳叔達動了,他慢慢地挺直身軀,望著案幾上的文稿,緩緩地道“皇上,老臣記得,太上皇對老臣談過北周大義公主和隋義城公主,太上皇感慨地說這兩個女人都在突厥挑撥和中原的關係,都挑撥的很成功。當年,隋帝為了消除大義公主,很是費了一番心血,而朕也想滅了義城,卻一直不得其法。”
隨著陳叔達的講述,殿內眾臣的臉上都有些動容。那些老臣都想起了每當突厥入侵,朝廷不得不拿出大批的金銀珠寶和女人去邀好突厥人時,李淵那憤憤的表情和無奈的歎息;而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卻想到了唐瑛替代真正公主下嫁突厥人,能否壓製隋義城公主,為大唐爭取一切便利的可能性。
陳叔達感慨了一下後,繼續道“臣認為,從才智、能力上來說,河陽公主強過義城許多;若說容貌……那義城畢竟老了,河陽公主正當青春。眼下,河陽公主有心有能力為咱大唐做這件事。至於公主提出的三策,老臣讚同下策,雖然時間上可能要久點,但,公主畢竟更為安全。所以,老臣啟稟陛下的是,為大唐,也為成全公主對您的忠誠,您就答應了吧!”
陳叔達說完後,直勾勾地看向了地麵,話都能說,感受卻隻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他不用看,也知道皇帝的臉色一定很難看。
有人帶頭,彆人就好辦了。望著李世民陰的快出水的臉色,蕭瑀也出聲了“老臣不同意陳侍中的意見。老臣認為,突厥人是大唐的心腹大患,靠河陽公主一人也不可能馴服這些狼子的野心。長久下去,終究還是大唐之患。”
李世民一聽,忙跟著點頭,正想回應兩句,卻聽蕭瑀繼續說道“老臣認為,公主的中策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快捷的打擊手段是消滅敵人的最好辦法。河陽公主能在萬人之中取高開道頭顱,刺殺一個頡利也應該不在話下。我大唐精兵也可以趁著突厥人群龍無首和毫無防備之時,滅了這股敢於侵犯的無恥之徒。滅了這些突厥主力,剩下的那些突厥人,還不是手到擒來!”
李世民到嘴邊的話又吞了回去,悶悶地一氣,蕭老頭,你不懂軍事,就彆開口。
李世民不開口,有人幫他反駁蕭瑀,房玄齡望著蕭瑀,淡淡地道“蕭大人說的也在理。隻是,突厥人生性凶殘,即便河陽公主能全身而退,即便我們消滅了這群入侵之敵,那草原十八部依舊存在,義城老女人照樣能在突厥人中選定一個可汗,依舊會和大唐為敵。大人,殺一個頡利,滅一群突厥人,沒用的。”
宇文士及哼哼了“那,房大人的意思是讚同公主的上策了?且不說突厥人的王帳遠在千裡之外,我們伸手莫及,公主的安危難以想象;就算公主一擊得手,她又能同時殺了義城和其他隋的遺老?又能一舉把突厥人的大小可汗、葉護、特勒、俟利發、吐屯等等一起殺了?還有,路途遙遠,道路複雜,我大軍能否定期定時到達突厥汗帳配合公主呢?這一切,未知的東西太多,變數太大,絕不可取。”
多數人聽了宇文士及的話,都在點頭,對於唐瑛所寫的上策,這些人都認為那是下策,太過冒險的舉動,而且,不是唐瑛一人冒險,而是一群人,包括了大唐的精兵部隊也在冒險。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認為,李世民的三大謀士,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都知道,最行得通的,最有成功把握的,就是突襲突厥王帳的這一策略。隻是,他們更為清楚的是,這條計策雖是消滅突厥的上策,但,對於皇帝和唐瑛來說,卻是絕對的下策。因為,了解他們至深的三人都清楚,唐瑛這一去,絕不可能再回來了,而這,卻恰恰是皇帝痛苦傷心的源頭。不過,私人感情也比不上國家大事,更何況,他們的帝王是雄心萬丈的帝王,而唐瑛,也是千古難遇的奇女子,兩人都不該沉溺在兒女私情上。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