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卿歸!
“祺王殿下。”見到祺王,蕭儒長起身禮道。
“舅舅不必多禮。”一身玄色錦袍的年輕男子扶手道。“近日朝中似乎有些不太平?”他巡了眼花廳,走到一旁的主位上坐了下來,說道。
蕭儒長招了招手,讓下仆上茶,自己也來到一旁的客位上坐了下來。“作為禦史大夫的雲少揚不治事,閔朔離任後未想新任的禦史中丞又是個刺頭。”
“本王聽說那新任禦史中丞是個女子,怎麼一個女子能掀起什麼風浪來?”祺王輕笑一聲說道。
蕭儒長眉一沉,“她一個人自然是掀不起什麼浪來,不過東黨那邊可沒那麼好過,隻要有個人拉頭,他們東黨就能前仆後繼的擁上來。”
“既是如此,找個人把這刺給拔了不久好了。”祺王悠悠說著,接過下仆遞上的茶道。
“恩,這倒沒什麼好擔心的。老臣會著人去辦。”
輕啜一口茶,祺王抬頭繼續問道“這次事起,舅舅可有準備?”
“已經問過閔朔了,他說已得線報,讓老臣不必擔心。”蕭儒長頷首道。稍瞬轉目看向祺王,“此次邀殿下前來,是有一事要說。”
“舅舅請講。”
“老臣最新得到消息慶王最近已經開始培植軍力,老臣勸殿下還是儘早做好打算,隻要這時機一成熟,慶王他必定隻甘於這一個親王之位。”
“若是明帝還好,他生性懦弱無能,但慶王就不一樣了,他當年尚是皇子之時就與殿下你鬥得如火如荼,若是一朝讓他登位,那殿下你……可就不好過了。”
祺王眼底一黯,“舅舅的意思是?”
“先下手,必須在他之前拿下此位。”蕭儒長一道厲光掃來,陰冷說道。
祺王蹙眉,開始沉思起來。見他不語,蕭儒長又道“殿下不必擔心,若殿下真有心奪得此位,老臣比傾儘所能扶助殿下的。”
“本王……會再仔細考慮考慮的。”沉思良久,他沉聲道。
蕭儒長此時方才滿意的點了點頭,二人議完事後,他便讓人將祺王暗送出府。自己則對著下仆道“讓崔管家去請斷劍門的人。”
“是,老爺。”
斷劍門,是大褚境內頗有盛名的殺手組織,據說隻要出得起價,什麼人都能殺。
幾日後,彈劾的奏折便批下來了。
因閔朔為大理寺卿,官至三品。遂皇上下旨,先將其撤職羈押,由大理寺少卿沈牧言暫代寺卿一職。而閔朔受賄一案著禦史台、刑部以及大理寺三司同審。
刑部是東黨的人自不必說了,近日看來禦史台也是偏向東黨的,因而有不少朝臣猜測此次閔大人怕是在劫難逃了。
不過又有人認為蕭相也不是善茬,在已被拔除一臂的情況下,應該會更加全力維護這個二手,所以現在還十分難說。
總之繼貪瀆案之後,東西二黨的鬥爭又開始了,朝中惶惶之勢再起。
閔府,茶廳。
閔朔正端坐在案幾前,端著一盞茶,慢悠悠地喝著。
“先生,他們來了。”琴生將沏茶的茶具一一清洗收好後,恭聲道。